第(2/3)页 自从上次随李靖出征过一次后,苏定方也算是再次起复了。 这家伙,和万俟璞有得一拼,两人都是那种在战场上极为凶残的人。 对于阵前杀敌,那是尤为的热衷。 听他这么说,李靖笑了笑,说道:“倒也不单单是为了吓唬他们。 虽说攻心为上,但打仗说到底最终还是要拼硬实力。 如今,我们等的,可不单单是他们的军心动荡,同时,也在等开春。 这片土地,他们太熟悉了,在极度的严寒之中,他们扛得住,而我们却未必扛得住,而且,真要如此的话,对我们的将士而言,无疑也是极为残酷的。 虽说开春后,这地方依然还是一片冰雪王国,但总是归要暖和一些。 扬长避短,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众人闻言,也是点了点头。 上次他们就吃了酷寒的亏,不知道多少人连脚指头都冻掉了。 如今想来,那真是一段噩梦。 而同一时间,张亮也再次扬帆过海,与卑沙城隔海相望。 他也在等。 虽然张亮这人小问题一大堆,但说到底,也是跟随李二久经沙场的名将,脑瓜子可能不在意在朝堂上应付自如,但在战场上,也不至于出太大岔子。 而这卑沙城,上次他们就拿下过,虽然最后他们还是退走了,但在离开之前,他们也曾推演过,下次该如何和破了这卑沙城。 除了他之外,李绩也已经到了指定战场。 三方都没急着动手,大家都在等。 等一个他们认为最为恰当的时机。 或者说,也在给高句丽一个机会。 只是他们这么一折腾,却是使得高句丽的将士和边城的百姓人心惶惶的。 要打你就打,悬而不发是几个意思? …… 而在日月山,当大唐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所发展的时候,大明第一支南下进驻五部天竺的商队,终于出发了。 这也正式意味着,大明开始开辟极南之地。 不过这事儿说起来也尴尬。 李承乾之所以如此匆忙的就要经略五部天竺,其实也属实是无奈。 没办法,他当初思虑不周,选择了这么个落脚地。 虽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让他借助当时的环境,在短时间之内,完成了极为夸张的原始资本积累。 但他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大明没有出海港! 短时间来看,这一点儿对大明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这却是遏制大明发展的关键。 所以,李承乾当即就决定,趁着天竺五部混乱的时候,补上这个短板。 而这次,走五部天竺的领头人,便是杨林的儿子,杨大郎。 当年,王德全、杨林、李勤俭三人追随李承乾之初。 李勤俭是第一个跟随李承乾来到西北的,而当时的王德全和杨林也将自家的嫡次子派了过来。 可这之后,李承乾直接一飞冲天。 王德全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明驻大唐的使节,赐礼部侍郎,而李勤俭更是官拜户部侍郎,唯独杨林,一直等到大明彻底拿下吐谷浑后,才正式步入仕途。 可说来讽刺的是,当初他可是第一个投靠李承乾的啊。 所以此番,李勤俭也是真想帮自家老兄弟一把。 若是杨大郎能在五部天竺的战场上立下大功,不说户部侍郎,一个主事之位,还是跑不了的。 对于他们的这些想法,李承乾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不过对此,他却是一句话都没说。 不是说他也觉得亏欠了杨林。 那不存在。 杨林他们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那是他给予的。 同样的,他也可以不给。 他为什么要亏欠? 至于说他为什么不反对,其实很简单,杨大郎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去五部天竺的人得是自己人,还得是绝对心腹。 杨大郎绝对算。 毕竟他们是除了马业等人外,最早一批追随李承乾的人。 绝对的元老。 其二,此番前去五部天竺的人,还需精通商途,这一点儿就不用说了吧? 所以说,商贾世家出生的杨大郎,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纵使李勤俭有点儿私心,李承乾也是能接受的。 而此时,吐蕃,逻些。 逻些是哪里呢? 逻些就是后世三幺八奔赴的地方,也是无数人朝圣的地方。 当然,那是未来。 现在的逻些,还不如后世的一个集镇大。 这还真不是夸张。 这么说吧,后世的一个小县城,放在这个年代,那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暂且不管这些,目光回到芒波杰孙波身上。 这会儿,他正和达步屈等人吃着饭。 因为还没开春,严寒之下,众人也都小口小口的嘬着大明特有的高度酒,以此驱寒。 “达步将军,殿下这是早就有对五部天竺动手的意思么?听说,此番我大明已经着手准备了,之前朝堂还来消息说,让我们帮忙配合着。 这是要准备开打了?” 芒波杰孙波一边喝着酒,一边小声问道。 “打个屁。”达步屈笑道,“大明要对任何一个地方动兵,都会筹谋许久。 怎么可能说打就打? 你以为大明未尝一败的战绩是怎么来的?” “将军的意思是,有把握咱就打,没把握咱就不打?”有人闻言不屑道,“不是,汉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专挑软……” “专挑软柿子捏。” 达步屈听到这些家伙的话,当即就不屑道:“你们懂个屁,还捏软柿子? 用你们的脑子好好想想,大明这几年吞并的哪个不是一时无两的存在? 就算西域诸国破败了一些,可大明也不是逐个击破的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