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还请苏状元赐教。 太子拱手行礼,语气中满是敬意。 历代王朝覆灭时。 新一任王朝都会总结上任灭亡的原因,汲取经验,加以改正。 但翻来覆去总结的原因,无非是苛政害民、赋税太重,亦或者是皇帝不修德行降下天灾,以至于百姓们民不聊生。 唯有苏长歌。 一针见血的发现了土地兼并这一弊病。 仅仅只是这份才华。 就已经足够令人赞叹不已。 但没想到的是,如此棘手复杂的难题,他竟然还有上中下三种不同之策。 简直是妖孽。 不对! 这是上苍派下来救我大晋的能臣! “赐教不敢当。’ “只是臣的一些浅见罢了,是否有用还需陛下和太子殿下权衡。”苏长歌自谦一句。 随后看了眼老皇帝和太子,缓缓说道:“臣先从下策开始。“陛下之前也说了。 “江山社稷者,天下百姓与山河土地。’ “佃农之所以出现,乃是田产被地方豪强或官绅兼并,导致无田可耕。’ “因此,下策便是扩土开疆。 “山河土地愈多,百姓可耕之田就愈多,且战争本身可以令人口减 少 土地兼并。 本质上就是各个阶级矛盾 上层阶级人少,但占据的资源太多。 没办法,百姓们活不下去,只能放下锄头斗争,将一部分上层阶级清洗掉。 而对外输出战争,无疑是转移矛盾的一种方法,既可以消耗人口,又能够扩充总体资源,见国内的矛盾转嫁到外面。 只不过。 阶级矛盾永远不会消失。 暂且不谈战争胜负、国力因战争损耗等。 就算把全部土地都给占据了, 等人口达到极限阈值,阶级矛盾还是会爆发,所以这才被苏长歌定为下策。 而此时,伴随他的声音响起。 老皇帝却是摇了摇头。 “大晋之北,跨过燕云十六州,便是广袤的大草原,何来耕种之地 ? 老皇帝说完。 太子跟着点了点头。 如果北方之地适宜耕种的话,不用大晋,上几代王朝早就占领了。闻言,苏长歌却是摇了摇头。 “回禀陛下,臣以为。 “这世上土地,没有一寸是无用的。” “譬如东海,百姓可以靠捕鱼为生,南方山林众多,捕猎亦能为生。’ “而西北之地,虽然是广袤草原,但亦可以为我大晋牧马放羊,而且草原地下还有矿产,只需将丢失田产的百姓外迁与北方,使其有所劳,能养活自身,便足矣, 苏长歌开口 一块土地的价值不取决于它是否能耕种。 或者换句话来说。 土地的价值属性由人来定义。 耕种只是其中一种。 无论是建房子,还是做其他用途,只要它是你的,它迟早都能被赋予价值。 关键在于,拥有。 此时,听到苏长歌的这番话。 老皇帝和太子思路一下子被打通。 确实,他们之前的想法太过于保守,只想着西北那边的地能否用来耕种。 但其实这都根本不重要。 如何让佃农劳作果腹,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草原不能为大晋带来明面上的收益,但只要他能容纳养活佃农就够了。 想到这里, 老皇帝和太子心头瞬间火热。 本来他们最大的愿望。 仅仅只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先祖夙愿,恢复完整的大晋版图。但现在来看,原本形同鸡肋的草原。 此刻莫名变得香气诱人起来。 不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非同小可,需要从长计议。 随即,太子开口问道。 “中策为何?‘ 听到声音,苏长歌继续讲道:“中策同样为缓解之策,但却要麻烦许多。 “佃农反抗的源头,在于吃不饱饭。” “正因如此。 “只要找些事让佃农来做,使其劳有所得,二餐饱腹,衣能蔽体即可。’ 苏长歌出声说道。 其实就是改变佃农的价值属性,将他从田地上变成手工业或服务业者。 简而言之。 内部消化多余人口。 给佃农提供工作岗位,就业机会。 没有田产。 替人种地又吃不饱饭。 那就让这群人进工坊,或者是做小厮、跑腿等,使他们不靠种地也能养活自身。 不过,中策最难的地方就在于。 这个时代没有工业。 能够吸纳佃农的行业太少,跟佃农人数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 但是,苏长歌正是知道这点,所以才故意提出来,为的就是让老皇帝去推动手工业,提高士农工商中工者的待遇。 而此时,听到这番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