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府大堂内。 霍武看到老爹这么大反应。 不禁想起之前看过的孙子兵法军争篇,顿时有些心痒难耐。 凑过去想要看两眼。 但却被老爹一巴掌给打回来,委屈巴巴的缩回了脑袋。 “竖子,急什么!” 老信国公开口骂了一句,目光继续落在谋攻篇上。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看完全篇,老信国公惊的头皮发麻。 若兵道有圣人,非孙武莫属!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一语道尽了用兵的最高境界。 最上策的用兵,以谋略来攻克敌人,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次就是外交斗争,动用外交的手段来瓦解敌人之间联盟,巩固自己的实力,使敌人分化,迫使其屈服。 再次就是两军正面交锋。 最下策就是直接攻城,因为敌人可以据墙而守,这样做损失太大。 除此之外,还有知胜之道。 未战而先知其胜负。 孙武这样的人实在太恐怖。 若是与此人对阵,就算兵力是他数倍,世上有何人敢轻言取胜? 想到这里,老信国公忽然转头看向苏长歌。 虽说这些都是孙武所授,但苏长歌能将其整理成稿,言辞精炼,可见他对兵道理解颇深,起码继承了孙武四五成衣钵。 但就这。 已经足够立于当世兵道之巅。 难怪他敢说出不通天文,不知地理,不晓阴阳五行、奇门变化,皆是庸才的话。 如若换成老夫继承孙武衣钵。 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要比他还狂百倍不止! 正想着,就在此时,旁边挨了一巴掌的霍武,瓮声瓮气的说道。 “爹,您看完了该轮到我了吧。” “竖子,吵什么!” 思绪被打断的老信国公,没好气的骂了儿子一句。 但还是没藏着掖着,将手里的兵书递给儿子,顺带叮嘱道:“别给老子弄褶了,否则回去把你吊在树上抽。” 听到这话,虎背熊腰的霍武如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小心翼翼的接过兵书看了起来。 苏长歌看到这一幕,眼神怪异,觉得老爷子年轻时脾气肯定很暴躁。 不过仔细一想也是,想要镇住手底下那些桀骜不驯的牙将,老信国公怎么可能是个人畜无害,温和敦厚的人。 这时,老信国公的声音响起。 “长歌世侄。” 老信国公开口喊了一声,语气温和,丝毫没有半点长辈的架子。 准确来说。 他现在回想之前让苏长歌称自己世伯,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认为自己占了便宜。 他何德何能可以与孙武相提并论? 还引为知己?传出去简直笑掉大牙,为人所不齿。 “世伯可是有事?” 苏长歌自然不知道老国公的想法,听到他喊自己,回声问道。 “是这样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