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收礼-《穿书后大佬她拿错了剧本》


    第(2/3)页

    半晌他开口道:

    “你若不想回青州,可以跟着本王,这次你立了大功,本王可以收你做义子。”

    小团子眼珠一转,“那我以后都可以喊你爹爹吗?”

    摄政王抿唇,“或者义父?”

    小团子嘻嘻一笑,“好的爹爹,现在可以给我取名字了吗?”

    于是小团子有了个配得上他义子身份的名字,元略。

    远在青州找温暖的元韬:!!!!!!

    ...

    锻铁窑的王管事高兴坏了。

    倒不是因为贺家新送来的煤连续炼出好铁,而是让他战战兢兢多日的摄政王来了乌海镇后,并没有如同传言那般直接杀到锻铁窑兴师问罪。

    中间大张旗鼓来了一趟锻铁窑也只是走走过场,在屋子里坐了几个时辰便走了,什么都没问,什么都没说。

    只吃了几杯茶几盘点心。

    整得好像来锻铁窑就是为了喝杯茶吃点心一般。

    听说军中如今连军饷都发不出来,莫不是摄政王穷得连茶和点心都吃不起了?

    不过王管事只敢在心里这般想想,该他做的事一点都不敢马虎,又催着贺家赶紧给他做文书给上面一个妥善交代。

    毕竟这是贺家煤的问题嘛。

    这段时间都忙着矿难与石油火炮的事,郭六郎白拂早把王管事这边的事儿给忙忘了,还是贺二心心念念记着。

    “文书怕是还需要些时日。”贺二恭敬回王管事的话,“前些日子贺家矿上出了矿难,家里一团乱,这才刚理顺。”

    贺家矿难的事如今整个乌海镇都知道了。

    王管事自然也清楚,他还知道摄政王接了贺家的状纸,下令严查王家与金家的煤矿司。

    那些人有几个清白的,随便查查就烂事一大堆,如今煤矿司已经被取缔,王家金家的矿暂时也被封了,一批官员停职待查。

    不过这跟他没什么关系。

    以往煤炭只是那些不入流的窑子在用,他的窑子是兵部官窑,曾经用的都是上好的竹炭,跟王家金家没什么牵扯。

    他顶多是在最初选购煤炭时,勒索了王家金家贺家一把,让他们免费送了不少好煤在仓库里堆着,打算留着冬日取暖用。

    这不算什么大事,自然攀扯不上他。

    而且他们这么一闹,兵器的事突然好像就没那么显眼了,上官的压迫也松了不少。

    不过王管事是个谨慎的人,上官轻松不代表他也有资格轻松。

    “贺二啊”王管事语重心长道:

    “虽然摄政王接了你们贺家状纸,但那只是王家金家确实犯了事,摄政王是何等公正严明之人,断然不会因此就为贺家撑腰,所以贺家该做的还是要做。”

    贺二在心里呸了一声,面上恭敬笑道:

    “王管事说得对,所以这几日我家公子正在熬夜写文书,一完成就立马给您送来。”

    石油火炮的事,只限于少数人知道,外面的人并不知道如今摄政王不仅会为贺家撑腰,以后还会和贺家紧紧捆绑在一起。

    白拂说,这事哪怕以后会走漏风声,也绝对不能是从贺家嘴里走漏风声。

    因为贺家没有能力控制事态发展,摄政王就不一样了。

    所以贺家暂时还是要老老实实装鹌鹑,老夫人和六公子都同意了,贺二自然也不会添乱。

    王管事对贺二的态度很满意。

    点到为止便好,王管事好心情地喝口茶道声知道了,两人谈起后面煤炭供应的事。

    “王管事放心,焦煤来自其它煤矿,那边好好的,供应不成问题。”贺二保证道。

    王管事清清嗓子。

    “两种煤都试过了,焦煤炼的铁确实更稳定,就是价格贵了些,我不好跟上面交代啊。”

    焦煤工艺比精选无烟煤要复杂得多,贵一些理所当然,而且即便如此,也比南边运来的竹炭要便宜不少。

    按理说王管事不该压价,但王管事先前是靠着缩减成本升官的,让他对上头说又涨价了,他觉得很打脸,只好来压贺家。

    贺二也不是个傻的,一番以理据争,最后双方达成协议,王管事免除贺家对不良兵器的补偿,贺家则继续原价供应焦煤给王管事。

    这场品质事故以双方互相满足、又互相妥协而圆满收场。

    贺二被恭恭敬敬送出锻铁窑时好一番感慨,贺家终于开始扬眉吐气了!

    “原来那小团子是摄政王的儿子啊。”白拂听完郭六郎的话,不咸不淡应了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