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安宁笑着解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点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气质和审美。为什么一些念过书的绣娘他们的绣品人家都说有灵气呢,就是因为他们念过书,因此绣出来的东西没有其他绣娘的那种工匠气。绣姐儿倒是可以往这一块发展,而且学堂也是教算学的,学点本事对女孩子也不坏。” 倘若以前,白大娘肯定一口回绝。学堂下个月才正式开始,因为是村里的缘故,一个月也就象征性地收个两百文钱,但对许多人家而言,哪里舍得花这钱。他们家现在一个月有五两银子收益……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安宁应该要感谢一下那位穿越者。好歹他的存在提高了一下女性地位,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男孩可以进学堂。只是世人终究觉得为女孩子花这个钱不值得,加上有些人觉得闺女和男的混一起有伤风化,因此愿意让女儿去学堂的少之又少。 不过安宁和绣姐儿也就八岁,在乡下这里,还是个孩子,倒没有名声上的问题。 白大娘犹豫了半天,说道:“我再想想吧。” 安宁看绣姐儿的表情,她自己是很想去的。 安宁也就是敲敲边鼓,最终还是得白大娘他们自己决定。不过她觉得按照白大娘的精明程度,最终肯定会同意的。 她又说了些东家长西家短,然后带着羊奶回去喂静静了。 她娘因为新宅子建好的缘故,对她拿羊奶喂狗的奢侈行为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让她喂完后,把自己的东西整理一下,等下先搬到宅子里。 安宁的东西其实没多少,毕竟之前家里穷。她带回来的那些绸缎和首饰盒都被收的好好的。 想到自己以后不用住在这个破草屋了,她心情那叫一个愉悦。应该说他们全家人都很高兴。 周李氏早带着自己的三媳妇在这几天就把宅子给清洗干净了,这倒便宜了安宁。 虽说是三进宅子,但肯定不像是有钱人家那么大,又是弄花园又是弄庭院的。周李氏住在正房里,她倒是想带着女儿一起住,偏偏安宁更想自己住一间。 最后聪哥儿和舅舅李南两人住东厢房,安宁、周慧和她三嫂周何氏住西厢房。安宁还将西厢房的耳房改装成一个书房——虽然书房现在一本书都没有。 这一套的房子直接花了周李氏快五十两,帮忙做工的她都包了一个大红包。把她给心疼的…… 不过大手笔的红包给出去还是有点用的,这不,那些人便又帮忙砍了不少榆树,周李氏用这些木材请了木匠帮忙打造了工具。 他们家并不富裕,自然用不起红木这一类的昂贵药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