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商人的手-《日月江山永为明》


    第(1/3)页

    南北方歧视这种问题一直都存在,明朝到还算是好些了,宋朝之前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所以,每次科举所录取的士子中基本都是南北方对半分的,这就导致了有些人明明成绩足够被录取的,但最后却落榜了。

    这样算下来,每次科举所录取的士子就不是很多了,    后期还要遣返回乡一些,毕竟不是所有录取的士子在能力上都是达标的。

    每次科举过后,能够留下来观政的也不过是一二百人左右罢了,甚至是更少。

    不过这也就是以前了,这次朱棣借以册立太孙为由所开的恩科,录取的人数可能就会多上不少。

    毕竟,    这次恩科可是在给替补法增加人选的。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恩科不是想开就立马能开的,    就算是别的都不考虑,你总得给士子们赶路的时间吧?

    “行了行了!”老人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这些个观政的士子还太嫩,就算是会对我们有影响也不会很大,毕竟他们经历的不多,我们要面对的不是他们。”

    “再说了,我们不能总是想着怎么去弥补,现在我们要想的是怎么去把这件事情给藏好了,不要等到以后事发了再去想办法。”

    “没办法了。”青年人耸了耸肩。

    “杀又杀不得,想要让他们不开口又很难,毕竟诏狱的厉害想来大家也都清楚,我不觉得咱们收买的那些人能扛得住诏狱的审讯。”

    “在我看来,    现在我们就只能想办法捏住那些官员的把柄了。”

    “孩子?”老人轻轻地扣了扣桌子,    吐出了两个字。

    “没错。”青年人点了点头。

    “他们虽然不是什么惊才绝艳之辈,但也不是什么庸才,    毕竟要真是庸才咱们也不会找他们了。”

    “想来,    现在的情况他们自己也清楚,    而且最清楚的就应该是他们了。”

    “咱们可以跟他们说咱们愿意将他们的孩子转走,并保证抚养成人,甚至后期也可以资助这些孩子去考科举。”

    “这样一来,    我觉得那些人不会不答应的,而且若是这些孩子长大后中了举,我们不就又有人可用了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