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没经验-《崛起1997》


    第(1/3)页

    赵月琪看着张梦,惊愕的问道,“我们自己的基金会?”

    “当然!”

    张梦说道,“我准备将手中的几家公司联合在一起,成立一家基金会,主要目的是慈善事业,用于教育、医疗还有多种慈善事业!”

    赵月琪知道张梦说出来,要建立的这个基金会规模肯定不会小,甚至恐怕非常的惊人。

    “你想让我来管理?”赵月琪看着张梦说道。

    张梦知道赵月琪要说什么,阻止了赵月琪继续说下去,“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种事你需要考虑一下,我准备成立的这家基金会,不仅仅是慈善事业,这个基金会的资金来源,除了捐款外,自身也需要运作,以盈利来支撑这个基金会!”

    “你不用急着告诉我,等你毕业了再说!”张梦看着赵月琪说道。

    张梦觉得,如果不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什么的话,那也太过可惜了,相比起一家公司来,慈善基金会反而影响力更大,存留的时间也会更长!

    实际上一家企业,到了一定程度的话,一定会转向其他领域,而其创始人,也大多会成立个人的慈善基金会。

    除了大多数,不明就里传言的避税,当然这个的确是一个原因,但其实大多还是真的用在了慈善事业上面,国外的如比尔·盖茨、巴菲特,被万人憎恨的索罗斯等,他们都有自己的基金会。

    并且在医疗、教育、卫生、公共事业等方面,常年累月的捐助,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而天梦科技、bing科技、保护伞还有创世之星等公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也必定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其等到那时候各路打秋风的来找上门要钱,不如提前成立一个基金会,可以真正的做一些事。

    后世许多企业也都一直被打秋风,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慈善机构,大多都是企业成立的,都是为了避免麻烦,越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就越是如此。

    不过张梦要建立的慈善基金会,与国内传统意义上,坐吃山空的基金会不同,张梦准备更多的效仿国外的基金会。

    那就是花的多,也要赚的多,形成一个良性的收支平衡,确保这个基金会可以长久的运作下去,坚持某一项事业的投资,不会因为捐款消失而让慈善基金会消散。

    其实世界上著名的慈善和事业基金会,大都是有投资人把控的,可以让基金会源源不断的获得收入。

    如盖茨基金会、巴菲特基金会不用说了,都是请的专业投资经理在基金会任职。

    如果非要说一家最著名的基金会的话,那就要说诺贝尔基金会了,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奖项,诺贝尔奖的影响力自不必说,每一次奖项都让物理、科研、生物、文学等各自领域的绝对权威为之心动,而每一个奖项除了巨大的声望之外,获奖者还能获得一笔巨款奖励。

    而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奖都从未中断过,只说发放给获奖人的奖金,早就超过了当初诺贝尔捐献的三千一百万瑞郎了,这么多年来还一直在发放,不得不说,管理诺贝尔基金会的人,绝对是理财有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