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内媚-《商宦》


    第(3/3)页

    可能是事先打过了招呼,木驮宝刹地住持双手合什,站在山门一侧,嘴里念念有词,“我佛慈悲,欢迎各位施主光临鄙寺……”这种半佛语半俗语的招呼声,让人听了觉得格外的新鲜。

    大家跟在住持宏远法师的身后,越过中院的放生池,途径韦驮殿,来到了大雄宝殿。

    大殿正中供奉着一尊1吨多重的玉石雕成的释迦牟尼坐像,两侧为其弟子阿难和迦叶像。释迦偏袒左肩,结跏趺坐,庄严静穆。佛像后背是用樟木雕刻而成的“五龙捧圣”的图案。佛像前还有韦驮、弥勒、地藏像。佛像后是一组海岛观音像。只见海岛观音赤足站立,左右侍立着一龙女和童子,背后是一面高达八尺地泥塑悬崖峭壁,足下碧波万顷,怒涛汹涌。整个塑像向前倾覆。人们仰视上去,只见观音衣袖似在飘动,正在汹涌地波涛上迎面向你走来,颇具宗教艺术的强大感染力。

    佛像前地供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刻珍品。供桌高4丈尺,横阔1丈2尺,深宽2.5尺,前嵌垂栏,宽1.5尺,高0.6尺,其间分为五格,深画镂空。

    图案描绘的是唐玄奘取经回长安时,君民夹道欢迎的场面: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西游记》人物,有李世民以下文武百官、侍卫、庶民百姓;有亭院殿墙,车马山水,幢幡宝盖,香炉蜡台等一应俱全。

    综观全图,繁复活泼,盛况空前。垂栏下沿为五龙云彩,周围匝绕,以四虎腿支地,生动有力。相传这一樟木雕刻由十人历时一年才完成。

    殿后就是藏经阁,是一座两侧五开间的楼阁式建筑,高约2米,顶为大脊,鱼角搬爪,飞飞檐,古朴玲珑;当面为四柱通天,双凤朝阳,五龙戏珠。整个建筑精巧壮观,金碧辉煌。

    藏经阁一层为陈列室,陈列有北魏石刻、唐代观音及历代雕塑的其他佛像,以及各种珍贵法器、字画等;二层收藏佛教经典7000多卷,其中有印度、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刻印的经卷和贝叶经。

    在藏经阁三层的小密阁内,宏远法师让小沙弥拿出了两件令人惊叹的珍品。一是在长宽不过6寸的纸面写着由5424个字组成的“佛”字,写着全部《金刚经》和《心经》原文;二是刺血调和金粉抄成的《华严经》和《法华经》。

    张晓文不懂佛学,但仅仅从叶依波满是震惊的俏面上,就可以看出,这是稀世之宝。

    转完全寺,张晓文叹息道:“佛学还真是博大精深啊!”

    吴江刚才掏了一千多块,烧了三柱请佛香,马上接口道:“是啊,宁静致远,无欲无求,我的境界还差得远啊!”

    罗虎撇了撇嘴说:“我这人既然不信神也不信佛,典型的无神论者!”

    左远怕他得罪了吴江,就笑道:“白菜萝卜各有所爱,信者恒信,不信也恒不信,信仰自由嘛!”

    这时,住持宏远法师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各位施主,请至斋堂,用点素斋吧?”

    坐到桌边,张晓文发现,明明就是豆制品,偏偏要想方设法做出牛肉、肥肠的味道,还要告诉食客说这是红烧肥肠,那是五香牛柳,而食客也按图索骥地在一碟碟的素中寻找荤的味觉。

    一开始味道不错,可后来越吃越想吐,张晓文发誓半年内再也不吃豆制品了……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