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萨尔浒(三)-《从卫所到帝国》


    第(2/3)页

    那将见了赵安,连忙躬身下拜:

    “顺川郡守领右营将李一元拜见将军。”

    “在下可是久仰李将军的大名。”

    说着赵安亲自拉开帐帘,供二人进入。

    光海君出于“避战”的意愿,中营高级将官基本都是脱明派,在这批人被软禁之后,整支朝鲜军中的最高官员便是金应河、李一元这些从四品郡守。

    而赵安虽是五品千户,却是天朝上官,越级统领这两个属国的从四品官员完全不成问题。

    此时的中营大帐也成了赵安的指挥所,原本带有朝鲜风格的陈设全部换成了汉式,毕竟他赵千户也不想跪着议事。

    三人入座之后,赵安目光在李一元身上停留片刻:

    “我闻右营兵力略有不足,特选派中营标兵五百以便加强防务。”

    李一元不敢拒绝,只能道谢。

    “唤韩应龙、金洽入帐。”

    这话是对身旁的翻译说的。

    不一会,两个身穿布面甲的年轻军官进入帐中。

    二人先是恭敬地拜见了赵安,紧接着又向金、李二人行礼。

    赵安下达了命令:

    “你二人率本部军士并两百营牌助李将军防御右营。”

    翻译转达意思之后,两人连忙称是。

    派这两人领兵去右营除了加强防御之外,更多是出于监视的目的。

    这两人出身两班,并且还都是自行招募军士入明作战,算得上是好战派,因此得到了赵安的信任。

    二人出帐之后却被人叫住,回头一望,原来是赵安身旁的那名翻译,翻译也不言语,将二人带到僻静之处,从袖子中掏出一封密令。

    字是汉字,末尾还盖着乔一琦的监军大印。二人虽然不会说汉话,却也认识汉字,看完密令,两人倒吸一口凉气,互相看了眼,向着翻译重重点头。

    此时的营帐中,赵安几人已经谈完正事,听闻金应河奔波已久却还没吃饭,赵安索性令人做了两碗面条给金、李二人,待二人吃饱,责令二人尽快回营。

    至此朝鲜三营兵马皆入赵安之手。

    ——————————————

    马家寨二十里处,深河。

    守备官刘吉龙领着前锋兵马行至此处。

    建虏栋鄂部的三个牛录额真已经率领五、六百骑兵等候在了这里。

    随着刘吉龙的一声令下,明军发起猛烈的进攻,双方很快厮杀在一起。

    这便是东路明军与建虏第一次正面交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