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儒士得皇帝授予勋章,享一郡太守待遇,食二千石,兑换为农元就是一年俸禄24万。 学士得太学夫子授予勋章,享受一大县县令待遇,食五百石,兑换为农元就是一年俸禄6万。 这是基本底薪,在所在岗位上干得好,还有额外奖励。 学士只要创办学院,可享受银元司补贴20万农元,用作教学经费。凡一年交学杂费二千农元的童子,皆可至学院读书。成绩优异者,经学士推荐,可由银元司出借无息贷款。 儒士至各郡办学,建立大学,需达到学士水平,方能入学。学杂费一年一万农元,成绩优异者,经儒士推荐,可由银元司出借无息贷款。 只要授勋、实职儒士、大儒皆可在太学院免费学习,吃住,费用由所在部门支付。 太学院不再对学士提供免费学习、食宿。 接着,皇家内府出资为开办学院大兴土木,在洛阳建大学四所,司州地区在河东郡、河南郡、弘农郡、冯翎郡、扶风郡各建大学一所,并州地区在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各建大学一所,十三所大学,将在明年(186年)九月正式开班授课,凡满14岁以上者,皆可报名参考。 至于教授童生的学院,光洛阳地区就建立了三十所,司州、并州地区,预计要建立100多所学院。 消息传出,天下震惊,文人们欢心鼓舞,纷纷至洛阳求学。 186年1月,太学印书局正式开印,一本本印制精美的《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礼仪》《论语》开始在洛阳发行。而书页中的字体,正是蔡夫子亲自书写的“飞白体”。 第一批印制十万套熹平经,一出现市场,就被人一抢而空,洛阳纸贵成为一时美谈。 太学印书局立即加印一百万套熹平经,也被四大豪商一抢而空,分销至大汉十三州。 一本书扣掉成本,净赚700农元一本,110万套,还掉从银元司借贷的启动资金后,还净赚七个亿。 潘烈在壶关开办的神农书局也开始疯狂印书。神农书局出版的《太素筑基功》《五气真法初解》也开始发行天下,由神农教农社销售,每本售价1万农元。 啪! 洛阳司空府,袁槐将一套装订精美的熹平经打翻在地。 这一套经书发行天下,从此学问不是世家大族的家传,而是天下人人人都可读书,都可做学问。 学院、大学的建立,不但让普通人读得起书,而且直接能成为天子门生,一旦得到天子授权,直接享受皇家内府的高级津贴。 能成为天子门生,手拿皇家内府津贴,谁还来添这些大族的脚啊。 刘宏这是要挖天下世家的根啊。 刘宏是疯了吗?蔡邕难道也疯了吗? 一会儿后,袁逢、袁术,以及秘密来京都的袁绍也都齐聚司空府,商量着如何做。 袁术在壶关经历一场生死危机后,没有以往的自大,明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谓的世家颜面不堪一击。 袁术伤好之后,每日都在军营中练军,在、军势的洗涤下,也领悟了铁血战煞,凝聚尸狗魄,踏入先天境。 袁槐看向袁术、袁绍兄弟,非常欣慰,不知不觉,二人已成长为袁家的擎天基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