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沧海横流(十)-《一个人的甲午》
第(3/3)页
进入到这里,双方的试探就已经差不多,可以进入到实质性的阶段了,光绪也不再客套,将心中早就考虑好的条件摊开在桌面上。
“第一,日军必须停止在大清的一切军事行动,包括对于威海的进攻。在此前提下,朕也可以默认辽南大连湾日军的撤退,不对其发起进攻。但是有一点朕必须明确,和谈一天没有开始,朕对于山东半岛的增兵就绝不会停止,但是不会主动发起进攻。这一点想必各国公使都能够理解,日本人太过于狡猾,朕对他们缺乏信任。”光绪断然的扬起手,一字一句的说道。
到狡猾,眼前这位皇帝地手腕可要强多了,欧格讷在心中苦笑了一下,不过对于光绪提出的条件,似乎也不算太过苛刻,基本算是可以接受的条款。
“第二,日本必须派出恰当的符合身份的正式代表,来我大清商议和谈之事,朕认为小村寿太郎公使只是驻清国的临时公使,身份太低,不足以承担此次谈判的责任。”光绪冷冷地说道。
“朕希望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能够作为和谈正式代表,到我大清进行和谈。当然,我大清也会派出对等的人选参加谈判,朕准备让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作为我大清和谈代表,也不算辱没伊藤博文的身份吧,除此之外,朕不接受日本方面的任何谈判代表。”
在谈判代表的身份上进行刁难,说白了就是要在谈判中争取主动,历史上日本在甲午中就是这样干的,拒绝大清派出的和谈代表,指名道姓要李鸿章赴日和谈。如今局面已然变了过来,主动权在自己手中握着,光绪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不仅是出出心口的恶气,也是要把皮球踢给日本人,要是日本人拒绝的话,在外交交涉上,在各国面前就会彻底陷入被动。
欧格讷默然听完,在心中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以他此时对眼前这位皇帝的了解,毫无问,这位清国皇帝内心深处是根本不会将战争进行下去的,却又在玩着走钢丝的把戏,在进行一场赌博,充分利用自己眼前获得的主动,尽可能的去争取最大的利益。而且最为重要地是,这位皇帝提出的条件都不算苛刻,也能够为各国所接受,但是他在条件中表达出的咄咄逼人的,甚至是有些傲慢的态度,却是对于日本方面地最大挑战。可以想象的到,日本政府无论接受与否,这场和谈已然先陷入被动地局面了。
沉默了片刻后,欧格讷才缓缓抬起头说道,“皇帝陛下提出的条件我可以转达,但是我还是想提醒皇帝陛下,过度地刺激日本方面,恐怕会适得其反。皇帝陛下难道不希望顺利结束这场战争,来进一步确立自己对于国家的影响力吗?”
“涉及国家利益,断无丝毫可以退让地余地。”光绪有些激动的断然说道。
似乎是觉察到了欧格讷心中的不满,光绪恢复了平静的表情,淡淡一笑。刺激日本人不就是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吗?他只是不想刺激眼前这三国公使。
“说到这里,朕倒是很有些肺腑之言想对三位公使讲讲,特别是欧格讷公使。中日之战进行到这里,大清与日本谁弱谁强,想必三位公使心中都有自己的判断。我大清可以在一败涂地中扭转战局,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一支精锐的军队,更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国力。而反观日本,连维持一场长期战争的国力都没有,如何与我大清相提并论………所以,未来在大清和日本之间,各国恐怕要认真的权衡一下了,谁更有能力让你们付出友谊,谁更能充分保证你们在东亚的地位和利益?”
“比如如果在俄国和英国之间,朕会首先选择与英国的友谊,这就是朕的态度,而朕这样的态度,也将体现在我们曾经谈到过的开放通商口岸等一系列的条款当中,这就是朕对于各国的诚意……”说着,光绪站了起来,静静的举起酒杯说道,“当然,朕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要靠实力来证明的,朕不着急,条款可以慢慢谈,但是友谊需要不断维系,朕敬各位一杯。”
着,光绪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神情自若的望着众人。
此刻,也只有光绪心中明白,他不断与各国公使的妥协中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他可以放弃眼前的部分利益,但是绝不能容忍在中国旁边,出现一个强大的日本,这就是他的底线,也是他的目的,他要一步步把日本逼入绝境,中日之间的战争,甲午只是刚刚开始的序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