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沧海横流(七)-《一个人的甲午》


    第(3/3)页

    罢黯然一笑,没来由的让刚刚站起身来的李莲英,感到一股子彻骨的寒意,差点就没有站住了。

    这些天来,慈禧让自己像个没事人似的安稳在园子里,其实五脏六腑都给那把火烧透了,连心窝子里面都是说不出来的痛。对于大清与外界的格局时事,慈禧或许和此时大多数朝廷官员一样,眼前一片茫然看不明白。但是说到朝局政争,她却是多少风口浪尖中闯过来的顶尖的人物,心里透着百般的清醒。

    从刚一看到康有为等人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文章,她这心里便明镜似的,朝廷在和谈的事情上,是生生的被皇上给阴了。

    道理是明摆着的,朝廷与日本和谈的草案,除了朝廷中枢里的这几个军机大臣外,就是在津门主持和谈的恭亲王知道首尾了,连朝廷中的大臣们都不清楚,远在上海的康有为这些人又是如何能够知道的,更不要说连和谈草案的文本都弄到手了,分明是有人暗中使了手脚。而能够有这么大本事的人,除了皇上还能有谁?

    再则说了,前些日子日本人席卷山东半岛威胁京畿安危的时候,朝廷给皇上去电,要调新建陆军回师京城,被皇上以无兵可调一口回绝了。暗地里却是偷偷的将新建陆军第三镇派到了朝鲜,还对朝廷紧紧的封锁消息。还有新建陆军两个镇的兵力摆在辽南,拖了一个月,早不打晚不打,偏偏在朝廷与日本和谈的时候,把金州给打了下来。这里面要没有鬼,才真的见鬼了。

    然而事以至此还能如何?慈禧毕竟是经过风浪的,这个时候就算胸口的火都要冒到嗓子眼上了,还是咬牙生生压了下去。眼前的局势已经很清楚了,朝廷是彻底栽倒在了和谈的事情上面,面对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朝廷是处处被动,颜面尽失,更加让慈禧胆寒心冷的是,皇上不露声色的布下这么一个局,已经不是冲着朝廷跟日本人和谈这件事情去了,分明是冲着她自己来的。

    在这件事情上面,朝廷栽了一个大跟斗,皇上却是凯歌高奏,尽揽天下民心人望,再加上手里还握着一支精锐的军队,隐然已经有了凌驾于朝廷之上的威势,将来的朝局向皇上那边倾斜,此刻看来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了。其实在对待皇上的问题上,从田庄台大捷开始,慈禧早就做好了退让一步的考虑,只是没有想到皇上的心计会如此之深,一夜之间便将原本在朝廷这边的名分大义,都抓在了自己手里,这不能不让慈禧又惊又惧。这些天她在颐和园里表面上没事人似的,心里未尝不是想看看朝廷里面会有什么风吹草动,更想看看皇上在这盘棋局中,究竟要走到哪一步。

    然而皇上那边悄无声息,帝党一系也没有在其中推波助澜,深谙权术之道的慈禧愈发对皇上如此深沉的心思戒惧不已。

    高手过招,最厉害之处就在于将要出手而又未出手的那一刻,此刻慈禧已经看明白了,皇上没有出手是在等朝廷的动作,她知道皇上在等什么,皇上要的是什么。权衡利弊得失,慈禧也只能退后一步了。

    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十日,朝廷终于在朝野上下激愤动荡中颁下旨意,“前朝廷委派恭亲王奕主持中日和谈一事,本意免生灵涂炭,止兵戈于国势衰微之际,扬大清威仪于万方……又因和谈之事朝廷不便遥制,故而由恭亲王奕便宜行事。

    岂料恭亲王奕举止失措,年老昏聩,竟致有丧权辱国之条约,着革去恭亲王奕主持和谈之差事,罚俸一年闭门思过………和谈之事暂缓施行,待皇上回京后斟酌处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