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风云百年劫(七)-《一个人的甲午》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河西岸当初光绪阅兵的那块地方,在辽河一战中被日?整个翻了一遍,原来的小土坡都被炸平了,地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弹坑,一片狼藉。营务处征调了前线2000多民夫,花了三天功夫才勉勉强强修整出一块稍微平整的空地出来。
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四日,辽河一线经过整编后的清军各部,按照新建陆军第一镇和第二镇的建制集结在这里,等待出征辽南前皇上的检阅。
与第一次在这里接受皇上阅兵,松松散散左顾右盼,甚至暗地里还各自藏着些心思的军容相比,此刻换上了新建陆军夏黄卡其布军服,戴着大檐帽的清军各部,在漫天萧瑟的秋风中,格外透出一种肃杀的气势。
经历了辽河一线的死战,大半个月的炮火轰鸣和跌宕起伏的生死搏杀,那么多的袍泽弟兄战死在了这里,那么千难万难的生死大坎都挺了过来,连性命都可以豁出去不要了,还能有什么心思放不下来的。此时,队列中每个人都显露出一种被战火淬炼后的从容和平静。
这一战打下来,不要说那些普通士兵,即便是清军各部的那些统兵大将们也是看得很清楚了,军营当中,讲究的不就是同袍情谊,更何况这一战与自己这些人,共生死同进退的还是当今的皇上。朝廷中的格局,大家伙都多少还是知道一点,此战之前或许还存着一些别样的心思,但是眼着着溃败烂的战局被生生的扳转了回来,尤其是历经生死后换来大捷的那一刻,这些平日里也是顶戴花翎的统兵大将们,没少像二百五一样跟着那些当兵的又哭有笑。
哭完笑完,心思也清明了许多。北洋已经是风雨飘摇指望不上了,京城里的那个朝廷就像供奉的神龛,除了拜拜还能有什么?而眼前这个皇上,是实实在在带着大家伙打赢这场战的,连小鬼子都被打的丢盔卸甲,这天下还有什么挡得住皇上的?更有想的深远一些的,以皇上此时的民心人望,一战而成的威势,朝政大权迟早都要归了皇上,此时跟着皇上那就是从龙之功,天底下上哪儿去找皇上这样的大树……
人群当中,惟有当初从牛庄败退到营口刘盛休显得心事重重,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
牛庄一战,刘盛休被宋庆挡了回去后,虽然还是竭尽全力死战了一番,但最后怎么挡不住数倍于自己的日军,只好带着自己剩下来的亲兵退往了营口。袁世凯到营口主持战局后,为了收复北洋各部之心,没有像对丰升阿那样砍了他的脑袋,给了他一个待罪立功的机会。丰升阿的人头就摆在那里,刘盛休也不敢不拼命了,几番血战总算是守住了营口的阵地,然而心中却始终是忐忑不安。
皇上的手段他是清楚的,当初在这里一百多人眼睛都没眨,说杀了就杀了,此战出征辽南,要是追究自己牛庄败退之罪,说不定今日就拿自己祭旗了………
一片肃杀沉默的气氛中,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阅兵场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众人抬头望去,顿时眼睛都瞪得大大的,连身板都下意识的挺的更加笔直。
不远处,皇上骑在一匹战马上,穿着新建陆军的军服,武装带紧紧的收束着,马刺雪亮,面色严峻的昂然疾驰过来。
今日地这个阅兵仪式。光绪是很下了番功夫地。要统领这支军队。要把这支军队真正变成自己地军队。就必须要有震慑军队地威势。不仅是气势。还要有足够地感召力。就如同他被炮弹炸伤地左臂。此刻缠上地那圈白色绷带。在笔挺地军服衬托下。显得异常地显眼。
一个与官兵们浴血奋战同生共死还受了伤地皇上。和一个整日里被大家嘴上念叨着地皇上圣明地皇上。是有着天壤之别地含义地。
在阅兵场中央。光绪猛地勒住了缰绳。在高高扬起地马蹄中。目光冷峻地扫视着场中地队列。
刹那间。整个阅兵场内一片肃静。只有不时扬起地风沙。在空中翻滚落下……
“辽河一战。全军将士历经半月地浴血奋战。重创日军。取得甲午以来国家最大地胜利!此战。是你们死战不退用鲜血搏杀出来地胜利。是上万将士战死沙场从日军手中夺过来地胜利!你们。和逝去地英灵。是国家地功臣。是天下人地功臣。朕。谢谢你们!”
罢。光绪缓缓地将右手举到帽檐。俨然是一个西洋人地军礼。
在场的不管是新建陆军的官兵还是北洋各部,大都知道西洋人的军礼,此刻忽然看到皇上作出如此的举动,身心都是猛然间一震。惊愕、茫然,夹杂着不知为何涌起的一阵酸楚,都怔怔的站立着,一动也不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