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碧血长天(三)-《一个人的甲午》
第(2/3)页
“微臣举荐两江总督刘坤一。”孙毓汶大声说道。
其实在慈禧心中,最合适的人选还是李鸿章,可李鸿章地北洋一败再败,此时用李鸿章总揽战事全局,且不说有没有效果,朝野内外的舆论恐怕都不会答应。孙毓汶举荐地刘坤一……
想了一会儿,慈禧叹了口气,“既然如此,就让刘坤一去吧。世铎,军机处即刻拟旨,以刘坤一为钦差大臣,前往辽东总揽与日作战的各项事务,关内外防剿各军均由其节制。至于刘坤一空出来的两江总督的位置,就让张之洞先填上吧,两江也不能没有得力之人啊!”
“仗是要打的,与日本和谈的事情暗中也要抓紧布置,治理国家,不能仅凭血气之勇,这一仗赢了还好说,要是再败了呢?你们还是要想的更加深远一些。奕,你管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洋人联络的事情要多用点心思,能够说动洋人出面斡旋,也算是为咱大清多留一条后路啊……”
说罢,慈禧搭着李莲英的胳膊站起身来,有些黯然的望着三人,“大清连李鸿章都不行了,往后还能指望谁呢?你们啊,好好琢磨琢磨吧,往后的日子,大清该当如何啊?………”
光绪二十年七月九日上午,光绪以视察新建陆军的名义,悄然来到新建陆军大营。经过一夜的精心筹备,此刻,即将出征的8000人已经整装完毕,就等着开拔的命令了。而那些留下来的新建陆军第二镇的官兵,则默默的肃立在大营中,满脸都是茫然和无奈。
当兵吃粮,谁不盼着在沙场上建功立业。更不要说这些在日常训练中,被灌输了忠诚思想地新建陆军的官兵,在国家危难之际,心思里全都是一份舍我其谁的热切。
不把新建陆军全调走,光绪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此次出征慈禧和朝中大臣都不知情,倘若骤然间将所有兵力都调走。京畿的防御一下子就空虚了下来,是很容易授人以柄的。再则,留下这些人摆在京城,也是为着将来多一步棋……
光绪轻轻招了招手。将一旁的杜怀川叫到自己身边,“留下地这些人,谁来主持局面啊?”
“江毅成。”杜怀川低声说道。
光绪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个江毅成在杜振武后,便掌管了整个新建陆军军官团的各项事务,在新建陆军的军官中,算是提拔最快的一个了,也是杜怀川颇为信任地心腹。看来。在安排人选的事情上,杜怀川还是很能了解自己的心思。有江毅成主持大局,旁人轻易之间是很难控制剩下来的这些新建陆军的官兵的。
“袁世凯呢?”光绪向四周看了看,忍不住问道。此时此刻,他是真的很想看看,这个曾经在历史上搅动了万千风云的一代枭雄,在这样一个时候,究竟会做出怎样地选择。
历史此际已经被穿越而来的他撬动了一只角,这个甲午,也将因为他地亲征变成另一个甲午,而这个袁世凯。还会是历史当中的那个袁世凯吗?
“皇上看那边……”杜怀川指着远处那一个正跃马而来的身影说道。
远远的。便看见一个军服笔挺的身影正骑在马上疾驰而来,跃马扬鞭间。在背后军容整肃的队列映衬下,隐隐的闪动着几分英武之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