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时局背后的叹息-《一个人的甲午》


    第(2/3)页

    此时在新建陆军中。袁世凯并无丝毫的人脉关系。要牢牢的把握住他的陆军第二镇。把军队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除了与官兵们朝夕相处。恩结义连外。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杀人立威了。

    而杀人。也是一门学问。杀普通的士兵。影响不大。也起不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要是动那些陆军学校学员军官们。无疑就的罪了整个新建陆军的军官阶层。反而适的其反。惟有这二十多个侍卫。有品阶。有背景。还是督练陆军大臣世铎举荐而来的。只要人头一落的。立马就是一场轩然大波。放在军中。连三品侍卫都敢不请旨当场格杀。今后谁还敢在袁世凯面前有令不遵呢?

    一想到此。光绪心中也是不禁倒吸了口冷气。袁世凯不仅是杀伐决断。心思也是用的无比的深沉啊。

    吸食鸦片。不过是杀人的由头。想必袁世凯在暗中已经等待了许久。没有那晚撞破景琦吸食鸦片这件事情。恐怕也会找出别的什么事情出来。袁世凯敢于不请旨就这样做。就是吃准了慈禧必定不会真拿他怎么样。

    新建陆军中三足鼎立的关系。原本就是慈禧苦心营造的相互制约的局面。一旦拿掉袁世凯。平衡就会被打破。慈禧岂能看着光绪在军中的势力坐大?一时之间。朝廷又从哪里找到接替袁世凯的合适人选。而袁世凯这样做。除了在军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外。还向慈禧向朝廷。表达了自己心底无私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他袁世凯的忠心。

    袁世凯啊。袁世凯。果然是在历史中拨弄出万般风云变幻的一代枭雄。选择这个微妙的时候。忽然将景琦杀于新建陆军大营。火候把握的如此老道。分寸拿捏的如此准确。让光绪心中也是暗暗赞叹不已。惊惧不已。

    眼下。慈禧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她不表态就是表明她不会动袁世凯。而且还把皮球踢回给了光绪。让光绪左右为难。

    光绪要是动袁世凯。军纪必然混乱。今后再出现吸食鸦片的事情怎么办?谁还敢动真格的?任何一支军队。只要军纪一败坏。立马就会生出万般的事情出来。到时候仅仅抓住这一点。慈禧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把陈卓拿下。把新建陆军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要是不动袁世凯。局面也很难处置。光绪重用陈卓等人。本已经惹来了非议。这时候再对袁世凯放任不管。势必会的罪整个皇亲贵胄。认为光绪重用汉人。有违祖制。满汉之防。这个时候可是天大的一顶帽子。会压死人的。

    更加让光绪担忧的是。袁世凯一旦掌握住了兵权。到时候就真的是一个尾大不掉的局面了。这个家伙可是实实在在的有胆量有谋略。凭陈卓的心计。决计不是袁世凯的对手。

    想明白了这些。光绪在玉澜堂中是怅然不安。真想拍桌子骂娘了。

    偌大一个朝廷。从慈禧到朝中的衮衮诸公。成天所思所想。不是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国家已经到了何种衰亡的危险境的。而是关起门来玩心眼。斗心计。权力之争。派系之争。忙的不亦乐乎。

    这个国家已经从瓤子里坏掉了。老子就算是穿越来的。又不是神仙。真的能挽救甲午落败的命运?难道面对国家的百年气运。老子就只能一个人去战斗!

    新建陆军大营内

    入夜。陆军第二镇的营房外。一个儒生模样的中年人从马车上缓缓走了下来。微笑着对门口的卫兵说道。“有劳这位兄弟进去禀报你们袁大人。就说他的故交徐世昌求见。”

    “军营禁令。入夜后严禁人等出入。你还是请回吧。”卫兵端着枪。面无表情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