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一个人的甲午》
第(2/3)页
“此话当真?”托合泰大惊失色,大步走到那个亲兵面前问道。
“千真万确,负责清查丰台大营的黄姚黄大人也说朝廷并无旨意,即便要平息丰台大营哗变,也不会调陆军学校区区六百人来,这是陆军学校矫旨而行,意欲谋反。”这个亲兵乃是舒穆禄的心腹,奉了舒穆禄的嘱咐,要全力将托合泰也拉进这一趟浑水中。
“来人,传令下去,各营将佐即刻整顿部属,准备出营。”托合泰沉吟片刻,大声吩咐道。当真要是陆军学校意欲谋反,那可是天大的事情,托合泰半分也不敢怠慢。
“荒谬至极!”吴绍基应声而起,大声说道,“陆军学校既是要夺取丰台大营兵权,为何不直奔托大人的中军,而是去了舒穆禄的大营?舒穆禄煽动属下闹饷哗变,此刻欲盖弥彰,抗拒皇上旨意,其罪当诛!”
话音刚落,一旁的刑天忽然抽出身上的长剑,斜刺里一剑刺了过去,当场将那个亲兵刺了个透心凉。
“你……大胆!竟然敢在我的帐中杀人。”托合泰看的目瞪口呆,又急又气的指着刑天说道,“来人,将这个大胆狂徒与我拿下!”
刑天毫无惧色的站在托合泰面前,一脸肃杀的说道,“抗拒皇上旨意,当杀便杀,何罪之有?”
说罢,提着滴血的长剑跨前一步,冷然的看着托合泰说道,“托合泰大人,让你的人都退出营帐,三步之内,我可取你性命!”
托合泰心中一惊,望着刑天滴血的长剑,此刻是半分也挪不动脚步,怔怔的站在原地,半响后,挥了挥手,让自己的亲兵都退了出去。
“哈哈哈……”见此情景,吴绍基长笑两声,转头对刑天哼了一声,“刑天,不得对托合泰大人无礼,还不向托大人赔礼啊?”
“托合泰大人,卑职多有得罪,”刑天收起长剑,面不改色躬身施了一礼。
此时托合泰脸上是又青又红,却又半分发作不得。沉默片刻,苦笑着说道,“老吴啊,我可是被你害苦了啊。”
“托大人多虑了,我吴绍基和你只有情谊,无有仇怨,怎么会害托大人呢?”说着,吴绍基端起一杯酒递到托合泰手中,缓缓说道。
“丰台大营闹饷哗变,实是舒穆禄、黄姚等人暗中煽动所至,陆军学校奉皇上旨意平息哗变,黄姚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兵部主事,上不能直达天听,下无有知晓军国大事的资格,又有何凭据说陆军学校是矫旨而行啊?倘若托合泰大人一意孤行,知情不报,纵容属下闹饷哗变在前,违抗皇上旨意在后,托大人,这可是死罪啊!”
此刻,丰台大营外已经是地动山摇枪炮声响成一片,托合泰在心中权衡着吴绍基的话,一时也是左右为难,一抬腕喝下杯中酒说道,“如有朝廷的旨意,托合泰定当遵旨而行。但是依你所言,又有何凭据说陆军学校是奉旨而为啊?”
吴绍基怀中揣着光绪的密旨,但是现在却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托合泰本就是精明之人,虽然话语中说是定当遵旨而行,但是言外之意却是指朝廷的旨意,任谁都明白,朝廷的旨意,指的自然是太后的旨意。此刻外面局势不明,倘若托合泰非要见到太后的懿旨,下面的事情反倒不好办了。
“托大人,你我素有交情,今日吴绍基也说一句朋友之间的心里话。此刻外面激战成一片,孰是孰非谁也说不清楚。托大人不妨稍安勿躁,静观其变,等局面有了结果,你再从容展布也不迟啊。毕竟,丰台大营还是在你的手中。再怎么乱,不也在你的掌控之中吗?”
托合泰低着头思忖片刻,吴绍基的话确实也有几分道理。陆军学校总共不过六百余人,能够闹出什么样的乱子出来啊?说不定被舒穆禄一股脑就给端了,到时候自己只要以丰台大营提督的身份稳住局面,孰是孰非向朝廷请旨便可。
想到这里,托合泰无声的点了点头,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心不在焉的听着丰台大营外的枪炮声发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