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观望-《一个人的甲午》


    第(2/3)页

    另一方面,用一个小小的工部主事来办这件事情,放在暗流汹涌的朝局中,也是有非常微妙的意味的。内务府的强悍和背景是摆在那里的,所以没有人会猜测出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做到哪一步,想不出来,所以暗处明处的人就不会轻易出手,自己除了少了些阻碍,也可以用杜怀川去试探一下世道人心。

    当然,内心深处还是有更深的用意,但是要等有了结果之后,这份用意才会体现出来,

    ……

    十天后,在之前单独召见了礼亲王世铎和庆郡王奕?,把最近一部分御史和朝臣对内务府的弹劾折子,放在了这两位皇亲贵胄面前。他当然需要为自己的介入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在把自己的想法对世铎和奕?做了番铺垫和交待后,光绪在一次朝会上宣布了自己兼管颐和园工程的决定。对于彻查内务府的事情,他却只字未提,只是暗示自己会从户部和工部抽调一些人员来协助自己。

    朝廷中的大臣们果然对光绪兼管颐和园工程的决定感到迷惑和惊奇,但却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毕竟这是皇上对太后的孝心,至少明面上就是这个道理。能够站在这个朝堂之上的人都是宦海风波中一路挣扎过来的,谁会在这种事情上面犯忌讳触霉头。再说了,皇上愿意亲自去给太后修园子,干自己鸟事?

    所以该上朝还是继续上朝,该回家抱孩子,玩女人,抽大烟照旧继续。连翁同?这样一些清流们也是一片平静,翁同?是光绪暗地里打过招呼的,而另外的人则是摸不清皇上的心思,鉴于已经有一个文廷式倒在颐和园工程上面了,所以干脆闭口不言。当然少不得也有投机的,用自己在科举八股上面几十年积累的文采炮制了一些奏折,盛赞皇上此举可昭日月,感天下,如此而已……

    但是没过多久,从各种渠道传出来的风声便有些不可捉摸了。皇上倒是每日里都泡在颐和园那边,顶着日头忙的不亦乐乎,像每棵树种在哪里,用什么地方的石材,点景怎么布置这样一些细节都要亲自过问,人都晒黑了一圈。而暗地里,却有户部和工部的一帮子人在悄悄的查着内务府的账目,领头的居然是工部那个主事,出了名的狂生杜怀川。

    这就颇有些耐人寻味了,内务府的水有多深大家都是清楚的,像杜怀川这样的小角色就想撼动内务府这棵参天大树,未免也太自不量力了。可杜怀川又是皇上点了名的人,这里面的学问不得不让人思量再三。皇上到底是想对太后尽一份孝心,还是因为朝廷用度艰难,想从内务府的家底里面倒腾出些银子出来呢?还是二者兼而有之?

    而这些日子里面,礼亲王府和庆郡王府居然都不约而同的闭门谢客,一副把自己摘出来置身事外的样子,这两位的这副态度就更加让人感到奇怪了。别人都可以躲的远远的看热闹,可他们两位都是皇亲国戚,太后的心腹,一位是军机领班大臣,一位正好兼管着内务府颐和园工程的差事,在这个节骨眼上是万万没有躲开的道理啊?

    百思不解又辨不清风向,朝臣们于是愈发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生怕把自己搅进这一滩浑水中。就连前些日子上折子的那几位大臣们,这几天关起门来也是后悔的真想给自己一大巴掌,这马屁拍的也太早了点,拍到皇上的马腿上倒也没有什么,要是拍到太后的痛处上,就真把自己给拍死了。

    要知道即便皇上真的动了心思,要彻查内务府,说穿了内务府也是皇上自己的家底,是皇上的家事,别人查不了内务府,可皇上要是自己个儿想查查谁也管不了,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关键是皇上现在还不是当家人,这其中又牵涉到颐和园工程,太后没有发话谁敢乱说话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