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连几天,出乎楚牧的意料,自己居然在宫中享受了难得的岁月静好。内阁那几个老头没有再来打扰自己,太后也没给自己找事。 楚牧每天除了去大殿祭拜永平帝,和去慈安宫坤德宫问安外,便一直待在修身殿看史书看大文重要人物的档案,了解朝堂及大文的情况。 看的越多楚牧越觉得太祖是个了不起的人,虽然都是穿越者,但不得不承认,太祖不光名义上是自己祖宗,水平也是自己祖宗级的。 要知道每个王朝到了后期都会出现很多相似的问题,比如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增加却税收减少,地方豪强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既得利益的特权阶级日益膨胀,他们会千方百计的阻碍改革,所以虽然当权者知道问题之所在,却有往往无力解决,毕竟这些既得利益者总体上来说是王朝最坚定的维护者和基础。 太祖的做法是一开始就把问题的源头堵住,而立国之初最是适合大破大立。 各地世家豪强稍有不服者,便出兵镇压之。就算你是听话顺从的世家大族,我也不给你什么特权,想要当官,对不起,只有科举考试这一条路,有本事你家代代都能出才子,辈辈都能中进士! 这样世家大族就很难一直维持。 但科举也是有问题的,过去的科举考试,但凡取得功名就会有相应的特权,比如免除徭役名下土地免税等等,一开始这些都没什么,可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免除赋税的人越来越多,而他们名下的土地也是越来越多,导致越往后国家能收的税越来越少,没办法只能逮着底层农民反复拔毛,最后的拔出了农民造反。 所以太祖极大压缩了取得功名之人的特权,尤其是名下土地免税和免除徭役做了严格规定,超出的该交税交税,该给我去服徭役就乖乖的去。但是面子的上特权还是保留了,比如见官不跪、刑不上士大夫等等。毕竟读书人最是要面子的,这些还是得留给他们。 这些措施要是王朝中后期施行,读书人都能跟你科举罢考上京城堵门,但在国家初立,太祖威望正盛之时,干了也就干了。 不光这些大的方面,太祖对具体当官也有规定。 内阁作为皇帝统治国家最主要的机构,和最重要的意见提供者。过去有着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太祖则规定入内阁者,可以没经过翰林院,但必须得有地方为官经验。 一来是那些进士一当官就在京城,一路干到内阁,时间一久难免拉帮结派。所以开始就给我到地方上去历练,别待在京城的衙门里泡资历拉关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