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唐绍仪躬身道:“陛下。臣方才想说的,也正是二位首相大人之言!” 中华帝国的成立,无疑是阻止了英、法、俄扩大亚洲殖民地的步伐,而对在亚洲毫无地盘的德国而言,帝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帮了它的忙。国与国之间,只有彼此对对方有利益才可能谈及“友谊”,所以袁世凯选择了德国作为外交突破口。对于德国的目的,袁世凯心里也很清楚,他之所以心甘情愿的受德国地“利用”,就是他更希望得到德国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另外,更重要的一点,他能通过与德国、希伯来协会缔结盟约,将欧洲富裕的犹太人吸引到中国来,因为德国地犹太人即富裕而又不受欢迎。如果德国和自己储备的技术加上犹太人的资金,那么中国完全可以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地末班车,步上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不过正如马格里所说,引进犹太人,很有可能在经济上落得个“鹊巢鸠占”的结局。德国罗氏虽然表面上失去了经济强势,而且罗斯柴尔德也口口声声说:只在中国只想赚点钱。但是,对于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政治的罗氏家族,他们会甘心在中国的土地上消停安分的当个商人吗? 听完几人的话,袁世凯笑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几位跟随我最短的也有十年之久,难道你们见我做过亏本的事情吗?放心吧,不久后你们就会明白一切!” 看看袁世凯的表情,马格里和文增瑞都微微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仿佛又看到了曾经那个智计百出的袁尉亭,加上如今袁世凯地位已经不同以往,作为臣子他们只能服从命令:“是臣等多疑了……” 袁世凯道:“马格里先生,与美国方面的谈判如何了?” 马格里道:“进展并不顺利,我们派出的代表根本没有得到美方的接见,另外美国驻华公使康格也不愿意南下与我们会面。” 袁世凯皱眉道:“看来梅尔森做了不少工作,美国人也是对夺回夏威夷铁了心啊……少卿,与英法的谈判如何了?” 唐绍仪道:“陛下宣布了禁毒令和收回法国租界后,两国代表天天吵吵着要开战,其中英国人闹得最凶,不过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尽量拖延……” 袁世凯点头道:“继续拖!等我们把法国人收拾了,看看欧格讷还能蹦跶到哪里去!” 唐绍仪道:“陛下,侯总司令发来电报,请示对日本的受降仪式在什么地方进行。” 袁世凯思索片刻后笑道:“马关红石山的春帆楼不错,记得,到时候多请一些记者到场!” 春帆楼就是当年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地方。或者刚刚以战胜国身份签署了《马关条约》的日本人自己也想不到,不到半年他们将在同一个地方向同样的一个“民族”投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