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久。马车在一座悬挂着红色盾牌的洋楼前停下,在客厅里袁世凯见到了自己的“幕后老板”。拥抱过后,罗斯柴尔德握着袁世凯的手道:“亲爱地袁,我不得不佩服你的能力,五年时间你就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一直以为这个时间可能需要十年!” 袁世凯道:“我是个守信而且有责任感的合伙人,自然要对得起投资人的钱。” 陪同父亲一起来中国地薇莉施礼道:“袁先生,很高兴我们在您的国家再次相逢。” 分别五年多,薇莉脸上已经完全褪去了稚嫩,显得更加干练,同时也让袁世凯从心底里感到更大的压力。轻轻地在薇莉手上吻过后,袁世凯笑道:“这也是我的荣幸!” 做了个请坐的手势,罗斯柴尔德在沙发上坐下道:“我听道格说了,这几年你们合作得很好,这也让我比较放心。” 罗斯柴尔德共有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为他生下两个儿子:长子阿姆斯洛(长子继承族长的名字)、次子道格,也就是目前罗氏家族中国投资的负责人。薇莉是第二任妻子所生,与两个哥哥年龄相差十余岁。由于长子将来要继承族长职位,因此罗斯柴尔德对长子阿姆斯洛的教导格外的严厉。当阿姆斯洛成年,开始打理家族生意的时候,薇莉诞生。老来得女让罗斯柴尔德十分兴奋,加上薇莉自幼聪慧与懂事,他对女儿的溺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罗斯柴尔德两头“热”做法,让夹在中间的道格自小缺乏父母的教育,而道格心里也很清楚,从自己出生起,就注定只能在家族内担任一个辅助哥哥的角色。这种尴尬身份以及缺乏管教。让道格养成一种傲慢、冲动地性格,并且行事就像一个中国官僚家庭的公子哥。按照常理来说,现在袁世凯以及中国的投资是德国罗氏最重要的“项目”,应该派遣得力的长子来实施,不过由于与英国罗氏的竞争,因此在中国的投资还处于秘密状态。在投资得到明确的保障之前,罗斯柴尔德不想让英国罗氏前来插上一手,所以才会派次子道格前来,以掩人耳目。 当被父亲“发配”到中国、一个连电灯都没有的国家时,道格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因此对袁世凯的态度可想而知。不过袁世凯是什么人?他自幼就混迹关系复杂地豪门,而且在中国官场沉浮十余年, 炉火纯青的他不久就跟道格找到了一个共同爱好——京这个金粉古都,好色的男人自然有不少好去处,于是道格不久便沉迷在南京大大小小的窑子里。听了父亲的话,道格向袁世凯投去一个暧昧的眼神道:“请父亲放心,我和袁的合作相当默契,常常探讨到深夜。” 袁世凯也附和道:“是啊,道格跟我年纪差不多,我们很谈得来。所以合作也非常愉快!” 白了一眼儿子后,罗斯柴尔德对袁世凯道:“袁。第一个五年马上就要结束。按照我们的约定,该是让我们罗氏进入你的金融系统的时候了!” 听了罗斯柴尔德地话,袁世凯笑道:“这个自然,我说了我是个诚实守信的合伙人。” 罗斯柴尔德道:“那就好,以罗氏地办事效率与实力,我很快就会让罗氏银行以及分行遍布你所控制的每个地区,今后希望你保证你的资金在中国罗氏银行内流动。” 袁世凯道:“没问题,不过罗斯柴尔德先生,我有个更加大胆的计划,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罗斯柴尔德道:“这五年你已经给了我不少惊喜。只要不动摇我们的合作基础,任何计划都可以提。” 袁世凯道:“您不觉得中国现在的情况与美国南北战争之前有几分相像吗?” “你的意思是……” 袁世凯笑道:“这几年我管辖的区域的发展您也看到了,中国现在的工业区基本集中在东南沿海,而且发展速度惊人。相信加以时日,肯定会形成一个高度发达地工业带。但是中国的煤炭、钢铁、石油,在这个地区藏量都不是很大。而西部与北部更加丰富,这与美国内战前的情形基本一样。更加相似的就是,中国不久之后也会有一场‘南北战争’要爆发……呵呵,一旦战争结束,那么我敢肯定,中国将同样会出现一场铁路地建设狂潮。到时候,中国的铁路建设将成为第二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 思索片刻,罗斯柴尔德淡淡地道:“想法不错,但是你想让我怎么做?” 袁世凯道:“我想让罗氏家族公开投资中国的铁路建设!” 罗斯柴尔德道:“袁,今后的国家银行罗氏有六成股份,你以国家的名义投资不就等于我们在投资吗?何必还要我们公开出面?” 袁世凯道:“我接受你的投资是为了中国能够更加强大,而您来中国投资是为了赚钱。其实这两者是一个意思,因为一个强大的中国带给您的利润将是更加丰厚的。不过单单靠中国自己的能力,想要快速的发展恐怕目前还做不到,所以我们需要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而且我也不愿意再等十年才开始发展……所以现在就需要您出面……” 罗斯柴尔德道:“你是想用我的声望为中国引来外资?” 袁世凯笑道:“与您相比,我就是个叫花子。即便我到各国去给那些商人下跪,也不会有人来理会。可您就不同,罗氏家族的投资方向已经成为全球资本流向的指导。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个掌管天下财富的神灵,名叫财神,传说他到哪里,哪里就遍地是黄金。呵呵,我觉得您就是这个财神……” 铁路在如今的年代或者是一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物,但是在19世纪,它却是一个国家经济与工业发展的最大源动力。首先,作为一种运输方式,铁路是这个时代陆地上唯一的大宗物流运载手段。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规模越来越庞大,原料以及成品地数量也就越来越大,因此铁路成为了保障工业快速发展的动脉。其次,作为一种产品,铁路运输涉及到钢铁、煤炭、机械生产三个行业。一个国家铁路的高速发展,必定带动这三个行业的发展,而这三个行业在十九世纪的工业体系中是根本的根本!从1860年钢铁全部需c钢铁产量超过整个欧洲总和,美国的土地上演绎了一出铁路兴国的奇迹。1865年至年,全世界铁路线从14.6万公里增加到2.:上,达到15万公里。在这个时期,由于铁路建设的刺激,导致美国的钢铁需求急速增加,美国炼钢业一下子提升无数个台阶,从数万吨一下子猛增到100吨。1880至1890年地10年间,美国公里增加到26.8公里,年均建设上万公里。在这个时期,美国的钢铁产量从1880年的127万吨提高到1890年501万吨。 相比起美国来,中国的铁路里程2006才达到7.7万公里(我国需要4万公里铁路才能满足需求!)。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五年拟建的铁路里程只有1.7万公里,年均3400里!当有人责备我们的政府铁路建设速度过慢的时候。很多人却忽视了一个问题——美国铁路奇迹虽然发生在美洲大陆,但是让这个奇迹发生的确实英国人地钱!1865,虽然美国本土的工业基础以及技术水平能够自主地修建铁路,但是战后的美国缺乏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资金。当时全美共4350家银行,总资24亿美元,而从1865到1873,美国铁路投资约. ;|国人的钱建起来的!袁世凯现在的目的就是需要在中国再导演一出铁路大开发,希望利用西方的资金进行铁路建设。使得中国工业步入快车道。 罗斯柴尔德商界混迹多年,不会不知道铁路建设能够给中国、给他自己带来地好处,但是作为一个谨慎的商人,他考虑得要比别人多很多。沉默中半晌后。罗斯柴尔德才开口道:“袁,我们罗氏家族能够走到今天,凭借的就是冒险中懂得谨慎。而在谨慎中敢于冒险。本来对中国的投资我已经冒了很大地危险,所以这件事情我还要考虑一下……” 袁世凯心中一笑,然后说道:“罗斯柴尔德先生,我不用您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只要以您的名义投资建设一条铁路,并且在欧美进行一下宣传就可以……难道这个也算冒险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罗斯柴尔德还要说话,一旁地薇莉很“自然”的打断道:“袁先生,我父亲不是不答应您的提议,但不是现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