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未知的强大文明…… 河系尺度的时间加速区域…… 宇宙中发光的星系级超巨型天体…… 结合这些信息后,陆熵顿时心中咯噔一下,想到了一件让他细思极恐的事情。 类星体,宇宙中的一类特殊天体。 由于在观测上类似恒星一般发光放热,因此人类就直接将其命名为“类似恒星的天体”,简称后便称作“类星体”。 然而,这些天体虽然散发着强烈无比的光芒, 但实际上却并非是恒星,因为它们蕴含的能量实在是太过恐怖巨大,正常恒星就不可能达到这种规模尺度,早就坍缩成黑洞了。 事实上,在人类的观测理论中,普遍都认定类星体是巨大质量的黑洞。 黑洞本身尽管自身并不发光, 可它自身存在着强大引力,当它猛烈吞噬周围物质,物质在快速落向黑洞的这一过程中, 彼此相互摩擦碰撞,甚至连原子核都被碾碎,由此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让类星体成为宇宙中最耀眼的天体。 这是合情合理的推测,在过去,陆熵也是这样认定的。 可是眼下,陆熵已经不再这样想了。 人类的科学理论是存在一个盲区。 这个盲区就是生命体对于宇宙的相互作用。 当推测宇宙模型时,计算的科学家们会自觉的忽视掉生命体对于宇宙本身的物理影响,把宇宙当作是一个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态死物来看待。 试想一下,在地球上, 人类可以依靠人力改造山河, 到了宇宙里, 理所当然的也能改造星体。 同理,换成早于人类诞生的其他文明, 也应该会做这样的事情, 星河联盟的恒星矿场,巴别塔蜂群如今的河系养殖场, 无一不是这个例子。 那么在宇宙更大的尺度上, 为什么会是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态死物呢? 陆熵感觉到了一股难以言明、如鲠在喉的混沌感,如果宇宙会因生命改变,那么宇宙和宇宙之间呢? 好可怕啊! 陆熵忍不住呢喃自语道:“光锥成了最好的遮羞布。” “陆熵,这件事上,蜂群该作何选择?”前主宰娜娜莉询问陆熵。 当一个文明发现了另一个文明后,能够做的选择无非三种。 第一种是视作敌对,直接进行摧毁。 第二种是尝试交流,如果能够联合就进行联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