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时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 医院和病患都没有什么办法。 只能任由这名男子强行堵门。 关键时刻…… 人群里,秦牧站了出来。 果断选择了报警。 历数该男子行为的五条罪名,涉嫌的刑期更是高达了十五年。 后来…… 警方来到现场,直接将“维权”的男子以及聚众的众人带离了现场。 “就是他!我在这个新闻里看到了他,他当时好像也是说在三和医院看病!” “嘶!!不会是因为三和医院也坑了他,然后被他反手维权吧?” “你管这个叫维权?一查就是五名医生,药店关门,医院停业,看这架势医院可能都开不下去了。” “这就是维权和维权之间的区别,秦牧的维权向来不能以常理度之。” “……” 对于这起惊人的判决…… 众人发散思维,纷纷猜测。 最后阴差阳错的…… 将所有的问题,都甩到了秦牧身上。 毕竟这年头,没有几个人能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 尤其是以往几个行业的人,更是感到一阵心寒。 这一幕…… 他们似曾相识。 当初他们行业,就经历了一场类似的震动。 上至老总,下至普通员工,提起秦牧都没有什么好脸色。 当晚十点。 许多医院、药店的领导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通告所有内部成员。 先是自查本身的违规敏感问题,再是重点商讨危机应对预案。 “事实证明,咱们内部的危机预案,并不完善,我提议,将秦牧有关的所有个人行为都列入危机预案之中。” “这次三和医院的事件,就是血的教训,若是他们医生能尽快认出秦牧,启动危机预案,事情绝不会闹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张照片和个人资料,大家在下班和工作之余,记得每日复习,牢记在心。” “即便是护士、保洁、志愿者,也要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秦牧的到来。” “……” 一封封和秦牧相关的密封“卷宗”,在内部传播。 各个单位领导,力求单位成员及时尽早认出秦牧。 以便启动合适的危机预案。 毕竟…… 他们从事的是医药行业,难免和秦牧打交道。 万一秦牧有个小病小灾的,极有可能会来到他们医院。 这次是三和医院。 下一次…… 天知道会不会是他们。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那些无愧于心、光明磊落的医务人员,对此事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触。 反倒是那些暗吃回扣、吃拿索要的人员…… 无比恐惧。 生怕被秦牧盯上。 此刻。 对他们来说,秦牧甚至比起上级监管单位更为可怕。 上级监管单位来检查之前,好歹会通知一二。 可秦牧却是“居无定所”,随处游荡,不按常理出牌。 指不定哪天就流窜到他们附近。 …… 晋城。 山水花园小区。 下班之后,秦牧回到了家中。 吃完了晚饭。 走进了书房。 这个案子已经告一段落,他准备将其录制成素材发布到小破站上去。 小破站的网友们虽然没有催更。 但在学法联盟论坛,催更的人数却是越来越多。 自从孟磊案子之后…… 这些网友们对这类涉及了自身权益的事件,极为关注。 借钱的视频里,可以学到如何索要借款,以及打官司要注意的细节。 甚至还有许多人开始了“实操”。 在学法联盟论坛里。 经常有人将他们索要欠款的经过,发布到了论坛,让广大网友帮忙参考。 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法院刚把传票发出去,他就还我钱了,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兄弟们,要想拿回钱,该告的一定要告,千万不要惯着这种情况!” “为什么你们拿回钱这么容易?我提起了诉讼,法院都立案了,可对方依旧无动于衷。” “我也是,我这个朋友简直是又一个孟磊,欠我的2000元,死活不肯给,还拉黑我了。” “……” 在失败的案例下方。 许多“热心”的网友们,都在提供各种方法。 教导如何将民事诉讼转为刑事诉讼。 试图复刻孟磊的“案例”。 “这群网友……” 坐在书桌前,秦牧无奈笑了笑。 在他视频的影响下。 现在较真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类似马明这种,为了十八块钱打官司的人很少,但为了几百块钱、几千块钱打官司的人越来越多。 对付孟磊那种老赖…… 只有找到合适的维权方法,才能让对方屈服。 要么还钱,要么坐牢。 随后。 他深吸了一口气,面对镜头。 开始录制本次的高价购药事件。 “今天的这次事件,案子刚刚了结,判决刚下,up身边有个朋友,因为感冒去了趟医院,结果……” 对着镜头。 秦牧将苏永年的遭遇说了一遍。 治个感冒,花了近1200元。 挂号费十几块。 购买的药却是无比惊人,一盒288元。 “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遭遇,明明是个普通的感冒,却花了大价钱才治好。” 秦牧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正常情况下,许多人对于小感冒,都是凭借自身抵抗力硬撑着。” “被逼无奈,才会去医院。” “部分不良医院,经常会故意给患者多开药,促进消费,而up朋友遇到的这个医院更是离谱。” 紧接着。 他将自己亲自前往医院,治疗鼻塞,却被推荐做ct检测的事情说了出来。 为了赚取检测费。 韩冬庭随便开单,完全不负责任。 第二次。 他带同样是感冒的王大锤前往医院,同样被开了一款288的高价药。 要求去医院外的药店购买。 “这类高价药,看起来是正规药物,实际上极有可能是保健品。” 对着镜头。 秦牧将药店内部售卖药品的套路介绍了一遍。 这年头。 各类保健品盛行,像是“刺客”一般。 若是对医药不懂行的人,极有可能被药店的老板忽悠购买了保健品。 保健品并非是专效药。 只是辅助调养身体的。 凭借它来治病,效果不佳,更多的是依靠自身抵抗力好转。 “此外,这个药店的套路非常深,将那名医生的开方单子取走了,还表示若不给单子,就不卖药。” “这种情况,即便是向药监局投诉,也没有太大的效果。” 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药监局最多是呵斥、警告一下韩冬庭和药店老板。 对方不会遭受任何惩罚。 实际上。 就算有证据,这种开高价药的行为,本身并不涉嫌犯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