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十三次相亲88-《M君的相亲小记》


    第(2/3)页

    我们对尚且存在的文明,已经无法精准翻译其诗歌精要,对那些已逝文明留下的只言片语,自是远谈不上准确解读。

    所谓文字,其实是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字形。

    比如:中国字是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其方方正正的构成形式,就能使我们将之与其它体系文字区分开来。

    西夏李元昊曾经发动一批文人创造了西夏文字。这种字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明白是中国字的一种变体。原因无他,西夏文字也是用横、竖、撇、捺来构建的方块字。

    李元昊妄图以西夏文字宣告党项政权的独特性,枉费心机撇清西夏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可那脱胎于汉字的新文字,反倒坐实了一件他想极力否认的事实:其所谓高白上国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文字的另一部分构成要素是含义。

    比如:“泽”。

    我们一看到这个字,就会联想到沼泽地之类的地方。

    同样是和水有关。

    我们看到范围广大的水系,会依据其庞大程度,称其为江、河、湖、海,但绝不会称之为“泽”

    这就涉及到文字的第三部分要素,形与意之间的联系纽带,也就是表意的规则。

    这种规则不完全由字形体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自发形成的认知模式。

    比如:小的土坡被称为“丘”。比丘更高大的凸起地势被称为“京”。比京更高更大的叫“山”。连绵在一起的山就是“峦”。山峦之间的低洼处就叫“谷”。

    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历史遭遇各异,导致认知模式不尽相同。

    这也正是人们破解已消亡文明文字的难点所在。

    比如:古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还有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

    这些文字就摆在人们眼前,但是我们并不能准确理解其意思。

    这两种文字被认为已经被成功解读。可是,这种所谓的解读,更像是一种猜测。

    这样说,倒不是因为m君戴着有色眼镜看西方考古学家。

    以中国的古文物为例。

    在他小时候,课本里记载有一件商代用来祭祀的鼎,叫司母戊大方鼎。据说,这件宝贝是商王用来纪念其母戊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