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十三次相亲6-《M君的相亲小记》
第(1/3)页
第91章 第十三次相亲6
比如:假设两个人所有的生理条件都一样。他们有同等水平的智商,同样的身高,相同的身体健康程度,一模一样的脸。
他们都经历了同一种艰苦卓绝的努力,会收获同等价值的成功吗?
谁都明白不会。
他们的收获除非数目是零,否则不论这个价值如何计算,怎样表述,都不会完全一样。
原因在哪呢?
道理也很简单。
决定成功的因素很多,除了人的生理条件,比如:性别、身高、体重、智商、美貌程度、健康水平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以及后天的不懈努力,还需要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运气。
人们普遍不把运气归结为成功要素,而是视其为失败者不甘承认现实的宿命论,似乎这就是一种某些人用来自嘲失败的托辞。
在他们看来,这与小孩子们犯了错,父母总说“别找客观理由。”的“客观理由”大致是一样。
其实呢?
“客观理由”在很多时候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虚构出来的狡辩。只不过,就像人们对历代亡国之君的质疑“真的聪明,怎么会亡国呢?”一样,没人会正式这些原因。
有才干的君主就一定不会成为亡国之君吗?
当然不是。
如果胜利是由个人才干决定的。那么,公认的秦末军事天才项羽也就不会被刘邦逼死。
即便项羽败了,大家仍然承认他有天下第一等的军事才能,而刘邦在军事建树上远不如他。这实际上就等于大家默认了一个事实。才干不能决定胜利果实的归属。
刘邦的胜利是有很多运气成分的。比如:彭城之战中的侥幸逃生;被项羽射中而不死;赵王张耳投刘不投项等等。没有哪一件事是必须如此,一定如此,注定如此的。其中任何一件事的结局产生偏差,最终大结局就会大为不同。
以张耳投靠刘邦为例子。他本该去投靠老上级,却偏偏降尊纡贵去投了原来的门客。
如果他去投项羽,有两个结局。第一,西楚出兵助他复国。第二,被项羽借机除掉。第二种的可能性最大。
但不论是哪种结果,都不会有“背水一战”的出现了。而韩信灭赵,张耳复国,这是决定楚汉实力对比的标志性事件。
此事之后,燕国独木难支,很快就归降刘邦。至此,除了楚宿敌齐国,项羽旧部的临江国,所有诸侯国都是刘邦的臣属。汉强,楚弱的形势也就不可逆转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