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安防背后魍魉心-《蜀山求仙记》


    第(2/3)页

    裘芷仙被他说的冷不丁打了个战,怒嗔了句:“不许你乌鸦嘴。”脚下立刻加快了步伐。

    就在二人离开不久,那群村民便气势汹汹地返了回来,顺着二人离开的方向追了老远,眼看实在是追不上了,人群里发出一声号令,一群村民才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从人群中走出一个身穿绸缎长袍的青年,脸色阴沉,双眼血红,望着林德志与裘芷仙二人离去的方向咬牙切齿。

    这时自那群村民中又走出一个中年士绅,同样身穿锦袍,在那个青年背后道:“算了,追了这么远都没看见,恐怕是追不上了,再说那两个道士能把你师父都不知用什么法术打的连尸骨都没了,咱们追上去又能做什么?”

    那青年不甘地扭过身来,咬牙切齿地道:“怕什么?那些正道人士一向标榜不杀无辜之人,只要你们能缠住他们两个,我再从背后下手,就算他们俩有多大本事,也只能死到我的手里,只可惜他们逃得倒快,……幸好我刚才记住了他们的样子,看等我回去找我师祖出面为我师父报仇,非将他们两个夺魂摄魄、神形俱灭不可。”

    这青年却原来是那个魏家脑村子里村长的儿子,名叫魏春,从小便拜了一个妖道为师,——这在这一片山里也是常见的事,只要定时按季送上供品,那些妖道就不但不会随意在乡里村间作害,还会将村子护在自己翼下,免遭其他妖邪侵害。也不时会挑些童男童女上山,美其名曰收弟子,其实就是仆役祭品之类,当然若能讨得那些妖道高兴,也能学些法术。

    这次他村里的村民与那群难民发生纠葛,他父亲带了供品拜上山去,魏春闻听此事,便求了他那位妖道师父前来,趁夜里用邪道中的“百鬼索魂幡”在那群难民棚子外设下了魔阵,只是一夜之间,便将数百个活生生的人悄无声息地索去了魂魄。

    只是那“百鬼索魂幡”最是见不得阳光,天一亮便失去了威力,这才让那位农夫逃得一命,还把林德志引了来。

    天色大亮后,那妖道前去打算收了自己的法阵,让他的弟子魏春在家准备美食供奉,结果等了不大一谁儿,却只听河边方向一声霹雳巨响,雷光大作,瞬时即收,那魏春发觉巨响正是从他师父那里传来的,颇象妖道给他讲过的道家灭魔神雷,登时心里大感不安,但又不敢独自前来,便纠集了一大帮村民百姓,自己却换了一身普通衣物夹在那群村民中间,朝着河边洼地赶来,路遇林德志和裘芷仙时,他只是看出林德志身背剑囊,颇似正道弟子,但见林德志年纪轻轻,不象是有高深法力的修道人,所以只是注意了一下便急着离去了。

    结果到了河边,除了一群围观的闲人在大谈赞叹外,只剩下一地焦土,满目狼籍,那里连那妖道的尸骨也找不到一丝了。

    等问明了林德志便是下手施法放出那声霹雳的人,那魏春竟然想凭着身边那一群无知山民村夫去纠缠住林德志,他从暗里下手——可惜林德志却也想到了这点,带着裘芷仙一阵飞跑,那群村民那能追得上?那魏春倒是会些御气轻身的功夫,可要他自己单独去追……他又没那个胆量。

    那魏春当然不是和他师父的感情有多深,而是因为他那位妖道师父本来已答应了他:这次搜集来这数百条生魂,他师父就会为他也炼制一杆“百鬼索魂幡”。那魏春为了这件法宝,甚至还在村里挑选了九名童男童女,打算用这些童魂祭炼自己的法宝。可眼见法宝就要到手,却被那个小道士将他的希望毁去,这口气他哪能咽得下?

    那魏春还在那儿气的肝肠欲断,林德志和裘芷仙可不知道这些,两人只顾着翻山越岭,穿城过镇,数日之后终于来到了成都府外。

    林德志也没带裘芷仙进城,而是在城外一路打听着往城北辟邪村的方向而来。

    眼见一路来到城北,两人打听得辟邪村中的确是有一座玉清观,只是观主却是一位中年尼姑,林德志想来想去也没想出还有那位佛门高人在那玉清观里,但事已到此,只得硬起头皮走进了观里。

    那玉清观虽挂了个玉清的名号,供的却是佛教,大殿里香烟缭绕,佛号不绝,一众善男信女正在大殿两侧几位身披僧衣头戴圆顶僧帽的尼姑带领下做法课,林德志和裘芷仙两人都是一身道士打扮,一进殿便引的众人纷纷侧目。

    一位身着僧衣的老尼迎上来,对着二人合掌行了个佛礼,便开口问二人来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