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卧虎藏龙与吓人一跳的大投资-《华娱1994从重生狮城打工开始》


    第(3/3)页

    上世纪40年代,王度庐在《青岛新民报》上写连载侠情小说,一时间洛阳纸贵,但无法改变他贫寒的处境。

    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出生在bj,幼年丧父,未接受过系统教育,全靠自学,常去北大旁听,在bj图书馆看书,接触中外文学,竟就此入门。

    1937年,他来到青岛,他写成三十几部小说,且多连载于《青岛新民报》。其中《鹤惊昆仑》《宝剑金钗记》《剑气珠光录》《卧虎藏龙》和《铁骑银瓶传》这五部曲,是他奇情武侠的巅峰之作。

    他的作品虽走红,但抗战和内战期间稿费微薄,所以即使他出手极快,十分高产,仍难以糊口。

    1949年后他任中学教师。但是,从解放以后到他过世的这28年间,由于特殊的历史远远,他再也没有写过一本小说……

    听到凌风也喜欢这部《卧虎藏龙传》后,李岸导演便滔滔不绝地开始谈论他的剧本初步改编想法。

    凌风听下来,李岸导演的卧虎藏龙的电影剧本和原著小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李岸导演是在原来小说的基础上,讲了一个自己的武侠故事。

    但凌风觉得这个改编正是李岸导演抓住了王度庐侠客故事的精髓:在各种社会规范的牵制之下的一个大侠的故事……

    听完之后,凌风又问道:“李导,你有测算过,投资这部《卧虎藏龙》电影需要大概多少预算吗?”

    “大概测算了一下,可能需要1500万美元左右……”

    “李导,这1500万美元的投资由我来附近募集,我们尽快启动《卧虎藏龙》电影的准备工作如何?”

    闻言后,李岸导演吃了一惊:凌风你好大的口气,你哪里来那么多钱投资啊?这1500万美元可不是1500万元人民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