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发声的效果与气息的运用紧密相关,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还是跟上面一样的原因——没系统学习过,所以共鸣感,层次感这些比较欠缺,发声的方式也不够科学,是在用声带去唱,而不是用气息去唱。 属于教费嗓子的类型,偶尔唱唱还行,长时间练习或演唱的话,容易给嗓子带来隐患。 不过你声带本身的硬件很不错,音色可塑性极强,下意识去融入情绪的契合度也很好,算是很有唱歌天赋的那一类,或者说唱商比较高。 想练习的话,可以从……” “至于咬字。 在喊嗓练声时,需要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想唱戏腔内的歌曲,咬字这一块极为重要…… 你节奏感这些有点欠缺,而且因为气息发声的问题,吐字收放不够圆润。 当然,吐字清晰准确,融入情绪也不错,是你的优点。 想练习的话,可以从……” 王轩从气息,发声,咬字这三方面,陆续分析了一下。 包括了每一种类型的解释,优劣分析,练习方式。 一连串的语音转文字信息发过去,陆陆续续也花了十几分钟。 每一条信息过去的时候,对面立即显示了已读。 只是或许柳清茜不想打扰他的思路吧,已读得很快,但期间没有发送任何信息过来。 最后王轩做了个总结: “一入音乐深似海,要注意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论述,更多细节上的问题,只能具体去分析了。 你有什么想问的,或者以后遇到唱歌方面的疑问,也可以跟我聊聊。 我方便的时候,会回复的。” 看王轩基本上发送完了,柳清茜才回复了过来: “王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唱十年歌…… 非常感谢你能说这么多,有些地方让我醍醐灌顶……有时候唱歌的时候明知道有问题,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问题。 听你这一说也明白了一点,非常感谢【玫瑰】” 王轩正准备回句“客气,只是大致总结了一下”,柳清茜的信息又发过来了: “话说王轩,你对唱歌这么了解,以前专业学过吗【好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