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投名状 (中秋快乐~)-《最长一梦》


    第(2/3)页

    张青笑道:“不必。”

    接下来忠叔的操盘团队,会将从爪哇汇市上赚来的美金,在暹罗、吕宋、新加坡等国进行大量的投资建设。

    眼下南洋各国外资外逃的厉害,这个时候流入的资金就显得弥足珍贵。

    而这些贷款,又是用于各国本土建设的,还不涉及金融、能源等命脉产业,各国一定会给与“逆行者”很大的政策扶持,以培养外资投资的信心。

    眼下汇率崩盘,各国资产都贬值的厉害,但除了爪哇外,大都两年内能恢复过来,资产大幅度升值。

    事实上,这波抄底过后,等各国经济恢复,光靠坐等升值,张青的资产都能再翻一倍不止。

    至于贷款,当然会贷,不过不是在南洋,而是在日韩和湾湾。

    以一定美金为抵押,在流通银行中尽可能多的贷出本币,再去金融银行转出美金,这相当于一次加杠杆行为。

    而这种操作可以循环进行,还可以在不同的银行间反复贷转。

    只要多流转几次,兑出的美金就相当可观了。

    等汇率一朝崩盘,就能用很少的一部分美金,赎回贷来的本币,支去利息外,剩下的就是巨额利润。

    当然,这都是后话……

    齐平此刻吃惊道:“收购电视台?搞这么大?”

    张青点点头道:“有这个打算,只是目前来看,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港岛人对于《明报》卖给一个内地人很是不满,销量已经降了一成了,还在往下降。电视台的话,可能会更难些。港岛电视广播总局,批准起来也会有很大的阻力。不过,事在人为。”

    李素芝提醒道:“这方面,内地方面很难给与支持。金融行业、地产行业,港岛方面还能退让些。但在新闻传媒领域,他们对大陆的抗拒,超乎意料的强硬。中枢暂时也不想过于施压,你心里要有数……吃菜。”

    张青点点头,吃了几口饭后,道:“六叔出了个主意,他建议我效仿他和俞世勋,在离岸国家建立慈善信托基金,再将盛世投资、慈善基金、明报集团等资产,全部放在信托基金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得资产都以保密传承,还能节省大笔的税收。再有就是,极大淡化资本根底。取一个英文名,然后再进行资产收购,很多关卡就能绕过去了。”

    李素芝笑了笑,道:“娟子昨晚已经和我打过电话,你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就好,又不是小孩子。”

    张青道:“别的不担心,就怕有关方面误会。”

    李素芝道:“这个要看你今后怎么做,如果按你之前的计划,大规模的投资内地,就没什么问题。”

    周洋忽然长叹一声,道:“我每学期的生活费,我妈都盯的死死的,不让我乱花。张青都能决定这么大笔财富的用处了……”

    齐平嘲笑道:“你和张青比什么?他是经历过苦难的孩子。”

    李素芝比较严肃的说道:“不只是经历过苦难。太多人都在经历苦难,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成功,极少数人璀璨如星辰?苦难大多时候,都会像一块巨石压在人的身上,让你喘不过气来,磨灭掉一个人的斗志。少数人比较幸运,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让他们能经历苦难后,脱颖而出,回过头再看,苦难的经历成了他们宝贵的财富。

    而张青这样的又是极少数,他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小并没有接受过这种思想引导,虽然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但一路走来,却走的更加坚定,从不迷失方向。苦难赋予了他们这样的人深刻和内敛的智慧。所以,才值得放心。”

    见周洋面无表情,而张青头都抬不起来了,李素芝莞尔笑道:“这可不是我夸的,自家的孩子自家夸什么?这是智囊团里的一些学者专家,在研究了你的生平点滴后,给出的评价。”

    张青大为吃惊,道:“智囊团……研究我?”

    齐平笑道:“你和妖孽一样,干的事一样比一样让人惊讶。尤其是这一波,这么大的财富,自然惊动了上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