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招揽-《最长一梦》


    第(2/3)页

    张青笑了笑,道:“且看看再说吧,哪怕有两三亿的票房,东扣西扣,再和院线分成,到手也就几千万,再扣了税,也没多少,还没出一张唱片赚的多。而且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能碰上这种百年盛世,可以蹭一波热度。就目前国内的院线制度,银幕数目,想在电影上发财,趁早死了这个心。我有这份精力,做什么都比做电影赚钱。”

    周成道:“别人说这话不配,青少说肯定没问题。好家伙,我们家闺女和我闹脾气闹了两三年了,前一阵居然给我打电话,就为了让我帮她买《我是女生》的cd、画报、洋娃娃,还有短袖儿什么的。一通弄下来,花了我小二百块。还别嫌贵,稍微小点的城市,想买都买不着。”

    牛力知道些内情,笑道:“咱们青少,赚的不是俗钱,人家赚的钱,是为了去港岛收购《明报》,那可是市值十个亿港币的超级大家当,甚至压根儿不能用钱来计算。谁敢说拿钱去买华国日报?不被人大耳刮子抽出来才怪。可人家《明报》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比华国日报高的多。周导这称呼好,‘青少’,以后就叫青少了,太贴切不过!”

    张青问汪伦:“你能忍得了他这样?”

    汪伦嘿嘿乐了起来,拿出一根烟点上抽了口,道:“夸你牛逼还不乐意?”

    张青领会:“也是,人当年夸你抬头望见北斗星,你不也受着了?我这还差的远。这夸人,真是一门学问。往深里挖挖,能弄出一部好电影来。”

    牛力“嘿”的一声,高兴道:“您可真捧我,我明白了,回头一定好好攒出一个好本子来。”

    张青道:“周导已经答应签入杜鹃了,预算一千万以下的戏,随他怎么拍。牛导,有没有兴趣加入杜鹃?”

    这人人品如何且不去多说,但导演功力还是没问题的,至少在当下这个时代没问题。

    汪伦侧目道:“他也是一千万以下随便拍?”

    张青摇头道:“我欣赏牛导的才华,但才华还未完全展露前,只能批到三百万。如果牛导能有扎实的成绩一步步证明自己,一样会提高额度。有一点要说明,我完全不会干涉创作过程和拍摄过程,监制都不安排,给予导演最大的权力。”

    赵蔷在一旁呵呵笑道:“三百万已经不少了,那意味着至少要取得一千百万的票房才能勉强回本。近十年来,内地电影达到这个票房的,屈指可数。”

    牛力摸着脑袋道:“八十年代其实票房不低,最高的时候有三四十亿。结果越改革越他么完犊子,九三年分账后,多少回缓了点,但也有限。我估摸着,还得再改。院线制度不改,真没什么用。对了青少,我听说长影出来的那批人,现在都在杜鹃?”

    张青道:“有这事。”

    周成高兴道:“我也听说了,那随时可以拉出一套班子来拍戏啊。”

    张青摇头道:“大部分都让他们去准备拍一部电视剧,重新磨合一下。还有一部分立志坚持电影的,送去港岛学习了。周导拍戏,可以去港岛乔氏挑人,您放心,在片场导演大于天。另外,白可之的老婆赵琳是顶级制片人,现在也是我们杜鹃文化传媒分管影视部的副主席,到时候她会给予制片上的帮助。”

    周成自然满意的不能再满意,论各种电影幕后技术,港岛比大陆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牛力想不通:“搞这么大的阵仗,港岛那边的人工开支要比咱们这高的多啊,多少票房才能回本啊?”

    这次上映《黄飞鸿》,杜鹃能有这么多骚操作,居然还能派会计去监票,下一次是绝无可能的事。

    光偷票房瞒票房,下一次都能教张青做人。

    张青自己刚才也说了,他明白这一点,居然还加大投资?

    张青微笑道:“我们和港岛乔氏电影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乔氏在南洋有一百多家戏院,并且在湾湾和日韩都有发行渠道。因为无线在湾湾、日韩和南洋都有分台,有宣传渠道发行就容易的多。所以,只要电影不要太有特色,一般回本问题不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