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无功不受禄,李羽本来还要请秦伟吃饭,结果变成了自己蹭饭,自然不能再让秦伟送东西。 不过秦伟的操作到是提醒了李羽,他老家就在肥西县的农村,距离合淝市区才一个小时车程。 这么近的距离,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特色农庄。 农庄的绿色食品可以自己吃, 也可以对外销售。 合淝缺少著名的游玩景点,之前带老爸老妈玩的时候,李羽就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而烦恼。 如果有钱了,还能在农庄里面投资一点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城市居民娱乐休闲…… 李羽越想越觉得可行,于是又和秦伟请教了一些开农庄的事情。 其实建农庄并不复杂, 最关键的就是选好地皮。 “一个优质农庄,必须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既有山又有水,最好还有河。” “依山傍水, 临河而居,这才是真正的田园生活。” 说着,秦伟还颇为可惜道: “不过这种地方一般都有大型村落,想要承包下来很难,我那个农庄也就只有小山包和水塘而已……” 秦伟说完,李羽的眼睛更亮了。 有山有水有河,自己家所在的李大圩村子不就是现成的吗? 李大圩村,是由一个一个“圩子”组成的。 “圩子”,就是在村民聚集区四周挖一条水道,连通村外的河流,形成一道天然的防护墙,是古代用来防强盗用的。 李羽家所在的小“圩子”,大概有二十几户人家。 圩子外的小河宽约十米,圩子西边就是一片丘陵土坡,山高大概二十米。 山顶上还有一块大平地, 是村里的“稻场”。 以前没有全自动收割机的时候,村里收的稻子都要人工挑到“稻场”晒干, 然后用滚筒脚踏式打稻机脱粒。 打下来的稻子, 还要在“稻场”晒干,去杂物,最后才能运出去卖钱。 “稻场”上留下了李羽小时候一半的童年,只是现在有了更先进的机器设备,“稻场”早就荒废了。 把自己家周边的地形图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有些地方记忆也不是很清楚,李羽决定下次回家的时候要好好勘察一下。 两人聊了一会,一桌子丰盛的绿色无污染农家菜就上齐了。 因为以后要长期在一起办公,熟悉一点好办事,李羽把公司几个骨干都叫了过来,比如吴文斌、赵一名、齐蕾、赵芳等。 秦伟这边公司高管每天都会在一起吃饭,也来了七八个人。 高管们下午还要继续干活,不能喝酒,秦伟就开了一瓶茅台,非要和李羽喝一点。 “老弟,这可是我珍藏的96年茅台,你今天一定要喝一杯。” 李羽也很无奈。 十几年的陈酿茅台,怎么着也要大几千块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