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五月变化-《聊斋狐婿》
第(2/3)页
阿九阴魂入了阴神之境,就连黄犬阿六都通了灵窍,不仅能听懂人话,亦能明悟道理。
刘府众人各有成长,譬如逢春草木内外滋长。
彩衣、四娘亦各有变化。
自来临安,她们白日忙绣坊之事,夜晚魂儿出窍去西湖修学。
蒙荀娘子授法,同修炼《诧女丹经》。
思想和眼界,因修学养道、见识增长,而焕然一新。
不过数十日,二女已是今非昔比。
尤其对真学更添通透,更明白真儒与凡士间的‘云泥之别’。
昨日荀娘子、高二姐与众女讲‘孔孟【六等九品】境地’,拿刘郎来举例。
彩衣听后,不禁好奇他风骨积养的如何,故有此问。
阿九与李娘子相视,说:“今日公子已出书房,距离成文骨,只差一步。”
李怜云接话道:“其实夫君文骨已成,差的只是‘正气入骨,风骨合气,夫志身心一体’。”
四娘含笑问:“那今日可否去见兄长?”
怜云轻点头,看外起身说:“此时便可去,晚了就见不到。今日郎君要出门,邀官家同游梅雨东湖。”
彩衣、四娘闻听跟着起身,取来竹篮装绢绣,和李娘子、阿九出绣坊。
与此同时,刘平请着陆侯、沈炼进家,邀入后院见公子。
官家眼观屋檐下仰面望天的刘彦。
一眼看出此君‘今时不同往日’,能从他平静之貌,见风气流淌。
蓦然想到宋玉《风赋》那句【风起于青萍之末】。
沈炼亦看出不同,却不知变化从何得来,暗猜‘此乃世才身学精进之故’。
“公子。”
刘平撑伞一声轻呼,唤刘彦文思归窍。
刘彦转顾沈心远、陆子洵,背一袖邀入书房叙话,安排刘平前去备茶。
书房,三人相见笑谈。
陆侯道:“今见世才,风貌不同,莫非已得风骨?”
刘彦请他们入座,笑说:“只是略有小成,两月时光总算没有空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