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诗梦训诂-《聊斋狐婿》


    第(2/3)页

    “你我前世修好,今生亦有缘,你能留在荀姐姐这里,我便心安了。”

    “这里姐妹都不俗,你尽可结交……”

    媚娘点头与她牵手:“三娘之言我明白。前世怪我私心太重,想让三娘陪我终老,害苦三娘了。”

    “这一世,我侥幸跳脱胎中迷,绝不能再犯旧错。”

    “但有一点三娘要答应我,不可再与我做媒人。”

    二女私话时,荀娘子送出画舫入空。

    众女携手揽腕而上,画舫向月飞往临安城。

    ……

    临安刘府,书房内。

    刘彦此时正诗梦‘讲学训诂’,教的是‘文字学’。

    听讲的有阿九、书玉子、于成业、刘平、黄犬小六,及四丫鬟,桃花、虎儿、素儿、月儿。

    见君梦境,青山绿水,春意映人。

    山下篱笆柴院,听讲众人各有席位,盘坐蒲团,仰看天空。

    天上有何物?

    有字也!

    只见三千字好似星斗列阵,撒遍君梦虚空,闪烁熠熠光辉,字意似星光照人。

    每字下方,皆有一行文字注解,用于‘分析字意和解读文字’。

    所谓‘训诂’,即是‘释诂’‘解释古言’之意。

    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

    儒家把【训诂】归入‘小学’,用于‘说文解字’,乃入学启蒙必修课。

    仓颉造字,圣人著书,诸子阐道,以书文承载所悟天地至理,每个字都有其理,组合起来产生妙义。

    古之圣贤,用字简练,微言大义。

    如孔子所著《春秋经》,便是‘微言大义’之著。

    入学不深之人,实难从夫子微言中,读懂‘春秋大义’。

    故而,就有贤达为圣人微言作注解意,便有了《春秋左传》等著作。

    这些著作都可视为‘训诂’。

    训诂有大有小,大则解义圣人书,小则解义千字文。

    刘彦诗梦开课训诂,其意不止在于‘授字’,而是重在‘解文字意义’,使他们‘通明字意,而知字义’

    字意是它本身之意。

    而字义,则是它延伸出的含义、意思。

    通常指一个字有多几种意思,用在不同词句中,包含的意义就各不相同,此乃文字之精妙所在。

    古之圣贤,用字斟酌,为藏道理入文字,造句造词考究,却又晦涩难懂。

    只有明白字的【意】和【义】,方能通透明悟那些‘微言’,否则只知其表,难得其中真妙道理。

    今夜不是刘彦首次讲学训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