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司马镜喊李青教主已经喊得十分顺畅。 作为儒教的开创者,教主之位也非李青不可。 没有人敢不认同。 话题终于来到了所有读书人最关心的儒道修炼体系这个话题上。 李青根据体内的儒教气运,根据自身在儒道上的修炼经历,说道: 今日儒道显化,天下读书人皆有了才气,可称之为圣前书生。 不过只有才气没有文宫,才气就如同无根之萍,用之则少,且难以恢复。 因而必须等到圣院在各处设立之后,读书人前往圣院获取文位。 有了文位之后,方能开启文宫,才气才会得到文宫的滋养,得以恢复。 读书人才真正的能够拥有比肩各道修士的力量。 从今日之后,所有新的读书人,皆非圣前书生,需要参加科举考核。 考中童生,则去圣院当中祭拜,授予童生文位,得到才气灌顶,获得才气如丝,并开辟文宫。 如丝之才气,可拥有明眸夜视之能力。即便家中贫寒,晚上点不起蜡烛亦可读书。 但童生,依旧只是比普通没有修行之人,体魄稍微强一些。 比之九品修士,差之甚远。 童生之后,便是秀才。 考中秀才的读书人,可在圣院当中,授予秀才文位,才气如针。 只有到了秀才,儒教读书人,方才有了真正的战斗力。 除了体魄可比肩九品修士之外,同时拥有纸上谈兵的能力。 同时,从秀才开始,读书人还能运用诗词文章杀敌。 诗词文章分五境。 一境出县,诗词文章上升腾出的才气一尺至两尺之间,一县之地皆可得见诗词异象。 二境达府,才气两尺至三尺之间,异象遍布一府之地。 三境鸣州,才气三尺至四尺之间。 四境镇国,才气四尺至五尺之间,诗词文章镇国,异象传遍一国,可挡百万大军。 五境传天下,才气五尺至六尺之间,诗词文章传遍人族七国境内,异象横空,惊天动地。此诗词文章之原本,可为人族至宝。 七国境内的读书人闻言,个个心中一片向往。 一些有大才之人,一边聆听李青所说,一边当场赋诗一首。 以至于人族各地,皆有种种异象升腾。 或出县,或达府,或鸣州。 国子监现场,亦有一位擅长诗词一道的读书人当场作了一首诗。 才气从纸张上升腾起两尺一寸,是一首达府诗。 同时,那张原本十分普通的纸,此时竟然洋溢着阵阵宝光。 原作宝光加持之下,纸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纸了,成了一件还不错的宝贝。 只是,正如李青所言。 没有文宫,才气就如同无根之萍。 这些读书人做完诗词,才气消耗之后,并没有恢复。 “进圣院拜圣,得赐文位,开辟文宫!” 这是现在全天下读书人此时此刻心中的想法。 同时,他们又期待着李青对秀才之后的儒道手段的描述。 李青道:“考中举人,在文院中得赐举人文位,体魄堪比八品修士,才气如指。拥有出口成章、舌绽春雷、蚊不近身三种能力。 进士体魄堪比七品修士,才气如拳。可孕育唇枪舌剑,是读书人中的中坚战力! 各国状元,若养出浩然正气,圣院特赐平步青云!” 话音落下,无数读书人呼吸都急促了。 举人出口成章,舌绽春雷,蚊不近身。 进士更是堪比七品修士,在军中也算是精锐大将! 更有唇枪舌剑这等堪比神通般的手段! 而且各国状元,只要养出浩然正气,还能获得圣院特赐的平步青云! 这对读书人的吸引力,简直就是致命的! 没有任何一个读书人,能够抵挡这样的诱惑。 “教主,大儒呢?” 司马镜瞪大双眼,满脸期待地问道。 他的才气如月,是大儒的象征。 同时胸前也有浩然正气。 此时迫切地想要知道大儒能够拥有何等神通力量。 王林甫,孔嵬,还有一群其他国家同样养出了浩然正气的大儒们。 都静静地期待着。 李青看了司马镜等人一眼,说道:“不着急。进士之上,圣院还会赐予翰林、大学士文位。之后才是大儒。” “高中进士后,此后的文位不通过科举赐予。而是根据自身才气决定。” “进士才气如虹,则赐予翰林文位。翰林,有神来之笔,神不染尘之能力。体魄堪比六品修士!” “翰林之上的大学士,水火不侵、平步青云、过眼云烟!体魄堪比五品修士!” 听到这里,除了七国境内的读书人之外,其他佛修、道修、剑修、武修还有皇帝、藩王等等,全都脸色大变。 翰林和大学士,光是体魄竟然就相当于中阶修士! 如今中阶以上的修士,基本上都被道家和佛家所把持。 人族七国的中阶修士,可谓是屈指可少。 一旦大量培养读书人,岂不是意味着能够诞生一批翰林和大学生? 届时人族七国的实力,将以一种无法想象的速度迅速提升。 永安宫中。 天符帝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他没有想到李青能够这么快就完善儒家大道,并且让儒道彻底显化。 但更没有想到,儒道竟然如此恐怖。 根本不按常理来出牌。 当然,天符帝并没有盲目的乐观。 殿试每三年一次,进士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更何况从进士到翰林,除了李青之外,谁也不知道其中难度究竟有多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