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再者,张顿还干了一件恨不得朝堂百官之心的事。 那就是担任追缴欠款的钦差大臣! 害的他们所有人,现在都身背巨债! 每每想到此事,众人打人的心都有了。 嘎吱—— 就在此时,宫门忽然打开。 一个身穿蓝色宦官袍服的小太监,手里抱着拂尘,扯着嗓子道:“朝议时间已到,请百官入朝觐见!!” 文武百官不再多想,赶忙手持木笏,鱼贯而入太极宫。 来到太极殿。 文官位于左侧,五官位于右侧坐下。 “陛下驾到——” 没过多久,在一个中年太监扯着嗓子的喊声中。 李二头戴乌纱,身穿一袭龙袍,脸上难以掩饰的笑意,从侧门走了进来。 “臣等拜见陛下!” 文武百官纷纷手持木笏,声音洪亮的冲着李二躬身作揖到底。 “众爱卿免礼平身。” 李二坐在皇位上,笑吟吟的扬起双手虚扶了一下。 等到百官站直了身子,他才缓缓开口道:“三个多月前,河东道的事,你们都知晓了。” “朕派去河东道的三位钦差大臣,将河东道的内情,已经彻查完毕。” “不日,他们就要回来了。” 李二收敛起笑容,目光从他们脸上一扫而过,沉声说道: “河东道发生的事,一半是天灾,一半是人祸!” “天灾无情,朕也不能怪谁,然则人祸,朕就不得不严惩!” 李二冷哼了一声,道:“河东道连月大旱之事,若是派去的御史,和大总管能如实上奏朝廷,也不至于河东道出现这么大的乱子,出现这么多的灾民!” “我大唐立国以来,到如今还是百废待兴,突然出了这么多的灾民,朕心怎能不痛?” “《孟子》云: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李二声音冷冰冰道:“此次酿成河东道人祸之罪魁祸首,监察御史孙学,河东道大总管府吕子涛,秋后处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