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今各地谁不知道河东道今年受灾。 尤其是和关内道相邻的郡县,目光一刻不停的盯视着河东道,唯恐那边彻底大乱,灾民涌入他们治下的郡县。 那样一来,他们也得受到牵连。 来报消息的甘泉县衙役赶忙摇头道:“好叫县丞知晓,河东道来的人,有当地的灾民,也有当地的百姓。” 说完,他迟疑了一下,方才开口说道:“他们,都是来送人的。” 甘泉县县丞愣了一下,“送人?送谁?” 甘泉县衙役肃然道:“朝廷派到河东道的钦差,京兆府少尹,张顿!” “是他?” 甘泉县县丞神色微变,“这个人,本官听说过,之前是不是去过陇县卖书的人?” 甘泉县衙役赶忙道:“对,就是他。” “上万名百姓啊……” 甘泉县县丞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此人在河东道都做了什么,竟然能让河东道百姓,如此兴师动众的送他?还都送到了关内道!” “听说,河东道因为他,因祸得福。” 甘泉县衙役将打听来的消息,原原本本告知给他。 听完他的话,知晓张顿在河东道治所晋阳县做的事,甘泉县县丞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难怪此人能被陛下委以重任,倒是有两把刷子。” “这件事事关重大,得赶紧报给杨县令知晓。” 他有些着急,转身就打算往县衙大堂方向走去。 “本官已经知道了。” 忽然,一道低沉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一名国字脸,年龄约莫四十岁左右的甘泉县县令,神色凝重的走到了庭院中。 甘泉县县丞急声道:“杨县令,这么多人要从咱们县外经过,万一出了事,可不得了啊。” 杨县令摇了摇头,冷静分析道:“那些人都是来送张顿一程,能出什么事?” 说着,他看了一眼衙役,说道:“吩咐下去,沿路开粥棚,给那些送行的百姓一口吃的,不要让他们饿着了。” 听到这话,不等衙役应诺,甘泉县县丞登时急了,“那可是上万人啊,得花不少钱!” “糊涂!” 杨县令大喝了一声,瞪了他一眼道:“你现在还看不明白?帮了那些送行的河东道百姓,就是结交了张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