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疯了吗?敢把这件事拎出来说? 这件事说出来,不被文武百官给恨死?! 听到李二的垂询,杜如晦赶忙拱手道:“好叫陛下知晓,确实有这件事。” “我大唐立国之后,百废俱兴,当时在朝为官的大臣们,一个个也揭不开锅。” “太上皇当时下令,准许家中揭不开锅的大臣,可在户部处借钱过活。” 李二眉头皱的更紧了,“你的意思是,九年时间,户部就借出了八百万贯?” “是!”杜如晦低声道。 “混账!” 李二神色怒然,猛地拍案而起,大喝道:“九年时间,怎么借都不该借出去八百万贯!” “在京官吏才有多少人?他们每个人,都借走了一万贯吗?” “他们借钱是过活,还是中饱私囊了?啊?!” 文武百官赶忙作揖到底,“陛下息怒!” “息怒什么?!”李二拍着御案桌面,目光凌厉瞪视着他们,怒声道:“朕为了国库之事,急的焦头烂额,没想到原来我大唐国库并不缺钱!” “而是钱都被借走了!” “好啊,都干得好!” 李二咬牙切齿道:“若是一二万贯,朕还能想得通,哪怕是一二十万贯,朕也能想的通。” “但是九年时间,国库中被借走八百万贯,你们让朕如何想得通?” “朕相信,太上皇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家中揭不开锅的大臣!” “可是,偏偏有人中饱私囊!” 李二扫视了文武百官一眼,语气都冷了几分,“你们,是不是都借了钱?” 文武百官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他们确实借了钱。 而且每个人,都借了不少。 但这都是朝堂上不成文的规矩,不借钱的,会被同僚耻笑。 九年时间都没人过问,没想到今天杜淹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李二气的一笑,看着百官一声不吭就知道说中了,“好,好得很。” “你们说,该怎么做?” 文武百官默然不语,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吭声。 “都不说话?那好,就由朕来问!” 李二冷哼了一声,看向了杜如晦,问道:“克明,你觉得该怎么做?” 杜如晦冷汗直流,怎么做?我就是知道也不敢说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