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守孤灵-《乡村守灵人》


    第(3/3)页

    按照常理说,给死者穿寿衣,那应该在对方弥留时刻进行。

    而我现在所做的,就是尽量弥补,做的是“亡羊补牢”的活计。

    榆木桥子的村干部,还算有些良心,知道买了一口薄棺,以及里外的衣物。

    这样能让死者安心离开,不至于光着身子,无家可归。

    ——

    ——

    当我看到死者的完整尸身时,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尼玛——

    这到底是谁干的?还有没有人性啊!

    只见她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的,都没有一块完整的地儿。

    不难猜测,她生前,定是遭到了难以想象的折磨。

    如果是其他时节,行凶者心理不健康,造成这样的惨相,也还解释的通。

    可问题是:现在是冬天啊!外面零下三十多度啊!

    谁有那么大的兴致,在这时节,跑到荒郊野岭折磨人?

    而这小娘们又是谁?

    她无缘无故的,跑到榆木桥子附近干个啥呢?

    揣着这些疑问,我叩齿三十六下,舌底生玉津。

    喷在手掌心上后,蕴含着道行气息,轻扣在她的眼皮上。

    “合!”

    我心里默念一声,缓缓合拢她的眼睛。

    守灵术语中,这叫“关帘”。

    不能让死者透过圆睁的双眼,查看到阳间的动静。

    随后又搓动尸体的两脚心、掌心,这叫“知冷暖”。

    要让她明白,世上还有人疼爱她,死后千万不要积累过多的怨气。

    再之后,则是道行沉浸双掌,揉搓她全身伤痕。

    引导尚未完全僵化的血水,结合道行气息,尽量散去她身上的淤肿。

    这种做法叫做“长者令”,包括在弥留之际,帮对方洗澡,以及死后,给尸体净身等。

    死者父母长辈不在身边,这个“长者令”,就得由我来代劳。

    我心说,这次的长者令,做的有些荒唐,对方的年龄瞅着比我还大呢。

    穿寿衣、入木棺、洒清水、点长明灯……

    等这一套流程做完,天已经黑的透透了。

    我端坐在棺木前,引导道行气息,一遍遍从主脉、带脉流淌而过。

    在温养身躯的同时,也在缓慢修炼着道行。

    九点钟一到,我正要站起身,进行下一套流程。

    不经意向着院子外一瞥,我顿时就愣住了。

    那里,悄无声息的多出黑山猫来!

    不是一只。

    而是……七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