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真伪-《千金令:嫡欢》
第(3/3)页
祁欢于是赶紧回头吩咐星罗和云兮:“你们两个去厨房看看,看有什么现成能吃的东西,端一些过来。”
两个小丫头应诺而去。
她转身又拉着顾瞻坐回椅子上,开门见山就问:“外面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这个阵仗,真的就只是搜捕瑞王府的党羽吗?”
“不是。”顾瞻也答得干脆,“其实是瑞王跑了。”
果然!
猜测得到了印证,一瞬间祁欢反而微微松了口气。
尽快的稳住心神,她又重新抬眸看向顾瞻。
顾瞻喝了口茶,面上表情不咸不淡的,既没有过分的严肃忧虑,却当然也不会戏谑不当回事。
他说:“其实瑞王脱身并非是昨夜通敌之事爆发之后才发生的,当时京兆府衙门的人先过去,根据线索搜到了密信便围了瑞王府,之后消息禀报进宫,陛下连夜派御林军前去接手查找瑞王府,并且带瑞王往御前问话时候才发现他根本不在府中。所有人都顺理成章的以为他是东窗事发以后,趁着京兆府衙门往宫里交接的间隙遁走脱身的,可是今天白天刑部审讯盘问他府里的人的时候才发现端倪……事实上早在半个月前,他刚从宫里被放出来之后他府中仆从就都没再见过他了。”
只那时候大家都当他是突然失势,心情不好,关在房里不愿意见人。
当然,底下人为了不想做出气筒,对他自然也是眼不见为净,看他不出来晃悠,大家都还暗地里高兴,谁也未曾多想。
但是刑部的官员不是傻子,从这些细节中不难推论——
云珩其人,该是从皇帝给他定罪,并且将他自软禁的宫室放出来之后他就已经秘密潜出了府去。
祁欢对这个消息,并没有多大的反应。
瑞王云珩,毕竟是原书里最大的反派,他要是轻易的毫无悬念的突然狗带,她才会觉得不合常理。
她兀自忖道:“既然他是早就遁走了,时隔这么多天,他还会留在京城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吧?”
“是不大。”顾瞻道,“不过横竖城门已经封锁,并且也的确不排斥他会铤而走险,继续蛰伏在京的可能,所以陛下就顺水推舟,打算用三天时间叫我们带人将整个京城捋一遍,就算拿不到他,清查一下他的余党也好。”
总归不算白忙。
祁欢犹豫再三,还是道出了这一整天盘庚在她心上的疑惑。
她慎重问顾瞻:“瑞王通敌这个罪名,你觉得可信吗?”
顾瞻正在喝茶的动作顿住,微有几分诧异的看向她。
两个人对视一眼,他也实话实说:“我是觉得不合情理,但确实证据确凿。”
祁欢再问:“我听说是在瑞王府的密室里搜出了瑞王与大成方面往来的密信,那些信件可追溯到多久以前?”
这里头细节顾瞻是清楚的。
他说:“最早的一封可追溯到三年前,就瑞王府搜出这的这部分证据,第一封信该是大成方面起的头,试图与瑞王联系的他们在南境关外的守将,但是那第一封密信过后,瑞王方面是近一年才开始有所回应。搜到的信件一共八封,其中有七封都是大成方面写过来的,根据这些回信拼凑出了瑞王通敌叛国的大概经过,并且还有一封是瑞王写好,还不及送出去的最后一封回信,这一封和前面两封合起来,所述尽是他们商量于宁王婚宴之上行刺陛下与太子之事。”
但是这件事上,最大的不合理之处在于——
云峥是仓促决定成婚的,他的婚事从定下来到大婚举行,中间才几天时间。
京城与南境路途遥远,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要往来数封信件商量行刺之事,时间上就不够送信的。
这样简浅的疑点,皇帝和太子自然也都一眼看穿,可那些信件确实造不得假。
昨夜事情爆发后,御林军不仅顺藤摸瓜,已经抓获了一名云珩与大成方面往来的信使,从他身上搜到了云珩给大成守将的最近一封回信,并且还顺藤摸瓜,拿了宫里几个内应,因为宁王大婚前后,瑞王云珩是被软禁宫中的,那几个人组成一个严密的消息传递网,说是帮他送信和宫外接应的人交换信件,谋划的行刺。
如果要相信这些证据和证人,那就只有一个解释——
大成方面和云珩勾结之人当时就藏在京城,否则时间不允许他周密布局安排那场行刺。
可是现在云珩逃出了京城,听不到他的亲口供述,被截获的那些信件就成了铁证如山。
顾瞻耐心的给祁欢分析了一通,最后捏捏她的手指安抚:“我跟你说这些,是怕你胡思乱想,总之这些事再如何也跟咱们扯不上关系,你知道就好,回头如果有了后续的消息和进展,我再告诉你。”
祁欢紧抿着唇,却是神色有些纠结的沉默了好一会儿。
最后,她一寸一寸慢慢抬起头,对上顾瞻的视线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所谓瑞王通敌叛国的那些信件其实都是伪造的?有人想用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将他置之死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