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有人找事-《那年1981》


    第(2/3)页

    但是左思右想,自己一张老脸豁不出去。

    还有一点,要是认错的话,梁秉礼的利息肯定要退。

    还有梁秉礼饿死的三千鸡苗,也得让他赔。

    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大算盘子是精明人,同时也是个舍命不舍财的人。

    既然梁秉礼的利息已经收上来了,就绝对没有吐出去的道理。

    思来想去,他终于有主意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

    于是当夜收拾收拾,跟家里人交待一下。

    他闯关东去了。

    这对于大仓来说,可是始料未及的。

    他没想到自己跟田玉发吵了两句,就打草惊蛇,让大算盘子跑了。

    其实大算盘子跑了,也算对他的惩罚了。

    一个人背井离乡,哪是那么容易的!

    其实,对于大算盘子来说,如果仅仅是放高利贷,这个大仓还真不好对付他。

    因为自从64年打击过高利贷以后,这些年来高利贷不但在农村,就是在城市,也基本消失。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活动渐渐活跃的同时,缺少资金的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

    这时候民间借贷就不可避免地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比方说吴光荣要承包木器厂,亲戚朋友都借遍了。

    比方梁秀香承包农修厂,还是大侄子借给她几万块钱的启动资金。

    还有梁秉礼养鸡,到处借钱,甚至借大算盘子的高利贷。

    也就是说,当生产经营变成个人的事,不管干什么,都需要资金。

    而此前大锅饭吃惯了,又有几个人手里攒下很多的钱呢!

    所以干事业只能靠借贷。

    在这年头金融体系不完备情况下,民间借贷给经济补充了不少血液。

    上面对于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贷,基本属于默认态度

    也一直没有在利率上划定高利贷红线。

    84年,在一份《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69条规定:

    “有息借贷,其利率可适当高于国家银行贷款利率。”

    这就相当于从法律上承认了高利贷的合法性。

    至于高利贷的贷款利率最高能到多少,文件里没有说明。

    潜台词大概就是说,只要借方自愿,能承受得起,多高的利息都是可以的。

    就这样,首先因为社会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早就了民间借贷的兴起。

    其次,大概从政策层面默许了高利贷的存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