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以退为进-《大宋权相》
第(2/3)页
“请大师详细指点。”贾老贼问道。子聪答道:“阿里不哥的主要目的有二,第一是利用赵孟頫的皇室身份统治中原汉人,可大宋失去中原已达百年,中原百姓对宋室的认同不多,只是迫于阿里不哥铁骑威胁才勉强听命,凝聚力极弱。伪宋朝廷若是施政得当,天长日久倒是能在中原建立根基,可赵孟頫不过是一个傀儡,政令必然是为阿里不哥服务,施展不出什么仁政德政抚慰百姓,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伪宋朝廷能够让中原百姓为他们真心实意的效力。”
“阿里不哥扶持赵孟頫的第二个目的,摆明了是冲着现在的大宋皇帝而来。”子聪继续分析道:“大宋理宗得位不正,这点天下人都知道,皇室之中对此心存不满的也大有人在,所以阿里不哥一旦铁骑南下,威胁大宋江山,大宋军队又作战不利,国中难免会出现分裂和动摇——这也是阿里不哥最希望看到的一点。但大宋军队如果能在战场上高歌凯旋,连续击败阿里不哥军队,那么即便有动摇分裂之人也不敢兴风作浪。总之一句话,赵孟頫这个跳梁小丑靠的就是阿里不哥,阿里不哥靠的就是他的军队!分清楚了这个主次关系,打其根子,赵孟頫就不足为虑!”
“大师的话很有道理,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贾老贼点点头,又有些担心的说道:“本官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中原那些墙头草世侯,阿里不哥铁骑压境,那些已经接受了大宋赐封的世侯若是向大宋求援,大宋军队现在的战略重点在四川而不在中原,出兵增援既没把握又会被分散力量,不增援又在道义上说不过去,更给那些墙头草投降阿里不哥制造了口实。稍有不慎,中原世侯完全倒向阿里不哥,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太师放心,小僧只需一计,不费一钱一米和一兵一卒就可让中原世侯拖住阿里不哥扩张脚步,为太师收复四川争取时间。”子聪微笑答道。贾老贼大喜过望,忙问道:“大师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子聪狰狞一笑,阴阴答道:“小僧建议,太师回到临安之后,首先奏请大宋皇帝诏告天下,将赵孟頫驱出赵氏皇族,将其定为篡逆罪臣,先把他的罪名坐实。然后再颁发一到诏书给中原世侯——宣称赵孟頫贼势浩大,大宋需要时间筹备讨伐,鉴于情况危急,大宋朝廷为中原子民性命计,允许中原世侯在危急时刻伪做投敌,归降赵孟頫的伪宋朝廷,保留有用之身!待到大宋北伐,再与大宋天军里应外合,一举荡平逆贼,降贼之事可不与追究,如有立功,再另行嘉奖!”
“允许那些墙头草投降赵孟頫?”贾老贼瞪大了眼睛,几乎子聪是在发高烧说胡话,惊叫道:“大师,你有没有搞错?那些墙头草本来就靠不住,允许他们投降赵孟頫,他们还不一窝蜂的倒向阿里不哥啊?”
“太师说错了,是允许他们伪装归降赵孟頫,不是让他们归降阿里不哥。”子聪阴笑道:“太师请仔细想上一想,假如你是一个中原的汉人世侯,收到这样的诏书后,你会怎么做?”
贾老贼开动脑筋,盘算道:“假如本官是一个汉人世侯,收到大宋允许伪装归降赵孟頫的诏书,外面又有阿里不哥大兵压境,为了自保,本官肯定会选择投降保留实力,和阿里不哥、赵孟頫虚与委蛇,然后坐山观虎斗。如果大宋获胜,那么我马上在阿里不哥的背后捅上一刀,号称自己是奉大宋诏书而行,藏身敌营与大宋里应外合,是大宋子民和大宋功臣。阿里不哥如果胜,我就马上跟着阿里不哥对大宋落井下石,抢钱抢粮抢地盘,到头来照样是阿里不哥的开国功臣。”
“不错,太师不愧是老谋深算。”子聪微笑,说了一句不知是夸贾老贼还是骂贾老贼的话。子聪又阴笑道:“太师请再换一个角色,假如你是阿里不哥,接受了这些汉人世侯投降后,你又会怎么做?”
“这个就复杂了。”贾老贼沉吟道:“假如本官是阿里不哥,肯定不会相信这些汉人世侯,收编他们的军队……不可能!中原世侯不是笨蛋,不会傻到把保命的本钱交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军队监视,逼他们交出质子,然后再慢慢派出地方官员渗透,逐步蚕食……。”说到这,贾老贼眼睛一亮,喜道:“对啊,阿里不哥要想完全控制中原,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对付那些墙头草,大宋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收复四川了。”
“不错,就是这道理。”子聪鼓掌道:“那些墙头草中原世侯投降赵孟頫,大宋等于是把这个大包裹甩给阿里不哥——连为他们提供武器抵御阿里不哥的钱都省了,他们到了阿里不哥军内部也不会获得信任,阿里不哥还得抽调本来就不是很多的军队监视他们,变相的削弱了阿里不哥的力量!想要整合这股力量为己用,需要无数的军饷、粮食和时间——阿里不哥又有这些东西吗?而阿里不哥要想要南下攻打大宋,战船和火器这两样东西必不可少,阿里不哥如果叫这些汉人世侯出钱出力,那就有好戏看了!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墙头草是赵孟頫的臣子,不是阿里不哥的臣子,等到阿里不哥和赵孟頫产生矛盾……哈哈哈哈哈哈。”
贾老贼低头盘算良久,再抬起头来时,贾老贼脸上已经尽是和子聪脸上一模一样的阴笑,“大师果然高明,中原已经破败不堪,大宋如果要直接控制那些墙头草中原世侯抵抗阿里不哥,花费的代价必然巨大。可要是把那些墙头草甩给阿里不哥,阿里不哥表面上看声势大张,实际上内部却增添了无数不安因素,再加上忽必烈的残党在中原搅和,阿里不哥没有三五年时间休想越过长江一步!不费一兵一卒就拖住阿里不哥几年,妙,妙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