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最后一滴血-《大宋权相》


    第(2/3)页

    “贾老贼,你在鄂州占足了便宜,这次又想玩老花招吗?”看着沙盘标注的宋军动向,忽必烈气得几乎把牙咬碎——因为忽必烈非常清楚,如果宋军的优势水军在贾老贼的指挥下封锁了汉水水道,高达又封住蒙古军南下的道路,那么忽必烈的主力就又将被困死在汉水以南,宋军光靠饥饿和即将到来的冬季严寒就可以把蒙古军队冻死饿死,让忽必烈重蹈鄂州覆辙。不过让忽必烈稍微安心的是,李庭芝和向士壁的队伍即便是急行军,最快也要在傍晚时分才能抵达襄阳,也就是说,忽必烈还有半天时间从容攻城。

    “传令下去,全军停止轮换,全部投入攻城!”忽必烈咬着牙嘶哑吼道:“傍晚酉时之前,务必攻破襄阳!”

    “大汗,不能再赌了。”姚枢劝谏道:“我们现在还有时间渡河,只有渡过汉水,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宋人一旦合围,封锁汉水河道,我们想撤都没办法撤了。”忽必烈的其他汉人谋士也是如此劝谏,都认为忽必烈不能再赌下去。

    “立于不败之地?”忽必烈冷笑道:“宋人兵少粮多,我军兵多粮少,宋人水军强,而我军水军已经全军覆没,现在撤过汉水是不会输,可宋人靠着汉水,照样能把我们耗死!”

    “大汗,我们还可以撤回中原。”张德辉小心翼翼的劝道:“以前子聪大师为大汗分析过,大汗的军队撤回中原之后,可以让出山东河北,扼太行天险据守山西河南,使中原呈现三足鼎立之势,三国混战,我军不是还没有机会。现在再这么赌下去,我军纵然还有全胜机会,可如果输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忽必烈被张德辉说得心中一动,可举起望远镜看看已经血流成河的襄阳城墙后,忽必烈心中又犹豫起来——眼前这块诱饵太诱人了,如果攻破了襄阳,那么城中堆积如山的军需粮草可以让疲惫的蒙古军队获得充分补给,而且斩杀死敌贾老贼之后,宋国之中再无一人能镇住局面,能够让各路军马心悦诚服的听从指挥,高达不能,李庭芝不能,杜庶和王坚也不能,白痴皇帝赵禥更不行,忽必烈大可以将之分别从容击破,南宋江山唾手可得。从襄阳城中获得的宋军新式武器也可以让忽必烈如虎添翼,帮助忽必烈的军队脱胎换骨,到那时候,连粮食都不能自给的阿里不哥又算得了什么?摇摆不定间,忽必烈突然想起一句蒙古谚语——胆大的人渡洋过海,胆小的人跬步难行!

    “胆大的人,渡洋过海;胆小的人,跬步难行。”忽必烈缓缓念完他的父亲拖雷常说的这句话,突然一拍龙案吼道:“继续攻城!”姚枢和窦默等汉人谋士见忽必烈心意已决,也不敢多劝,只是叹着气退下,忽必烈却指着他们说道:“你们也别闲着,都给朕去轮流擂鼓,鼓励前方战士奋勇作战。”姚枢等人不敢违抗,只得离开指挥台去往鼓台。而忽必烈赶走诸谋士的本意是担心自己被他们劝得动摇,可忽必烈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个举动,却救了这些谋士的小命……

    “孩儿,过来。”赶走了众谋士后,忽必烈招手把贾老贼和孟丽君那个私生子叫过来,把他抱在怀里问道:“孩儿,你的亲生父亲还在顽抗,你觉得他做得对不对?”

    “不对。”孟疑奶声奶气的用蒙古话说道:“反抗大汗的人,都不对,都应该杀掉。”忽必烈大喜,将孟疑举过头顶,笑道:“好孩儿,不枉朕养育你一场!等将来你长大了,朕就封你做大将军,去替朕杀光那些反抗朕的人。”

    “好,我要杀光所有反抗大汗的人。”孟疑拍着手欢叫道:“大汗,其实我三岁就会杀人了,安童叔叔亲手教我杀蛮子,还教我吃他们的心肝,我现在就可以替你杀光反抗你的蛮子。”

    ……

    忽必烈的命令传达后,部署在汉水以南的近三十万蒙古军队全部动员起来,从扇形向襄阳城东南西三门包抄,襄阳城下的蒙古军士兵已经拥挤到了水泄不通的地步,可后方的同伴还在不断向着城墙挤压,无数蒙古士兵就这么活生生的被同伴踩在脚下,成为同伴向城墙攀爬的垫脚石,部分墙段下的蒙古军尸山甚至已经达到了四丈多高,距离襄阳城六丈高的城墙已经不远。

    “鞑子总动员了,看来忽必烈已经收到消息了。”贾老贼推开亲兵的长盾,以便自己能够更好的观察敌人动向,箭石‘飕飕飕飕飕;的不断从贾老贼耳边掠过,贾老贼却只是目视前方巍然不动,心中激动万分,“鞑子终于乱了,等到干掉忽必烈,鞑子的军队就会彻底混乱,大宋援军就会象砍瓜切菜一样把他们消灭在汉水南岸!中原就不会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忽必烈在四川的余党也可以从容解决,汉家江山,终究还会是汉家江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