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蜜桃成熟时(六)-《戏天宝》
第(2/3)页
下秧是农忙的第一步,也是比较关键的一步。为了走好这第一步,赵志不得不又搬回了农场,现场指导。
“大家看好了啊!”赵志站在田埂上,冲围在一边的一百名士兵道:“左手提盘,右手抓起秧苗810蔸,轻轻抖散,泥团向上,用力向上抛一丈让其自由落下。根据田块面积和密度确定用秧盘数,先粗抛大概,余下的再补稀。抛后每隔一丈捡出一人行道,宽一尺。再用竹竿梳密补稀,做到全田大致均匀。”
赵志边说边做,不大功夫一十亩的小田就抛了个七七八八。抛秧技术的确是很容易掌握,赵志今天选的日子也好,不光阳光充足,而且一点风都没,虽然热的多,可是抛秧成功率也高了许多。
一百名士兵没片刻就全部学会了,赵志一挥手,一百名兵士一人带了十个徒弟,继续传授下去,结果两天时间过去,五千亩地就被抛光了,还余下了三亩地地秧盘。赵志十分满意,那余下地三亩地秧盘整好可以用来补苗。
农场里热火朝天的同时,十名灰衣人也押送着二十万两银子来到了海南岛,赵志只发觉自己地腰板也猛然直了起来,特意牛b哄哄的带着蒲元华参观了下二十万两银子!结果直接导致了蒲元华连续两天都在银库里吃喝拉撒,赵志甚至觉的蒲元华的尿骚味把银子都给腐蚀了,这才死活给他拖了出来。
十天一转眼就过去了,令赵志十分满意的是秧苗生长完好,并没出现因为抛秧就导致罢工不长的情况,五千名兵士忽然就都清闲了起来,赵志自然不会让这种不和情理的情况发生,四千名兵士全力开动,制作秧盘,其他一千兵士留在农场,照顾着五千亩稻田的水,肥,草和生长态势。
赵志终于得空带着蒲元华和刀三开始逐一的研究起备选的农场地点来。
亚龙湾之名字,据说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南海深处栖息着两条龙,一条青龙,一条黑龙。它们为了争夺龙王之位,互相厮杀了十天十夜,弄得水波翻腾,乌云密布。有一天,青龙趁黑龙不备,捡起一颗巨大的珍珠,砸向黑龙。黑龙见势不妙,便张开巨嘴,欲把珍珠吞下,谁知巨珠正好打在黑龙的门牙上,击落了龙牙,黑龙忍痛逃遁。而那颗龙牙却落在了这进而的海滩,成为今日的“亚龙湾”了。
原生态的亚龙湾果然是风景秀丽,而亚龙湾里十里地,就是当地县令推荐的兴建地点。这里不同于最初的定安县那边的农场,并没有太多荆棘和树木,不过都是长着四季常绿的长草,这里清理起来就容易的多了,先把一割,然后再把地挖下一尺,翻过来,暴晒之后估计就可以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水源。水稻自然要大量的水源,可是这里并没有大型的水塘或者湖泊,这样明显是不够的。
赵志点了点头,冲身边的蒲元华道:“你看这里怎么样?”
蒲元华摇头道:“这里没水啊,虽然离海近,可是海水也不能种田啊。”
赵志点了点头:“不错,你也算细心了。”
蒲元华笑道:“那咱们还不走?呆这里干啥。浪费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