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腕儿无疑也是最大的。 “还没恭喜你那部电视剧大卖呢!”程杰笑着说道,“不过,《亮剑》大火,你不会放着电影不拍,跑去拍电视剧吧?” 影视歌全面发展的明星很多。 但专注电影的,难免多了几分傲气。 程杰无疑就是如此。 他出道一来,还真没演过电视剧。 在他看来,电影更能凸显演员的价值。 电影是要花钱的,而电视剧却不是。 有人愿意花钱看你的作品,那你才是真的牛掰。 “杰哥,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张榆笑着摇头,说道,“不管是看电影还是看电视的人都认识你。” “什么意思?”程杰有些疑惑。 “你觉得看电视的人多,还是看电影的人多?”张榆说道,“很多只出演电影的大腕儿,对于看电视的人来说是陌生的。” 程杰若有所思。 这些他懂么? 懂! 知名度等,对于一个明星而言,还是很重要的。 不过,让他放下身段去演电视剧,那绝对不可能。 “我还是觉得电影更能体现一个演员的价值。”程杰摇头说道。 “你站的高度跟我们不一样。”张榆笑着说道,“不过,你若站在一个投资人的角度,那你估计会对电视剧感兴趣了。” 程杰一听,却是一笑。 公司里建议涉及电视剧的高层可不是一两个。 程杰对投资电视剧也并不排斥。 他的不少电影其实都适合改编成电视剧。 那无疑将其作品的价值潜力挖掘更彻底。 “老实说,你这部剧赚了多少?”程杰问道。 他没问单集价格,而是问的赚了多少钱,这自然不涉及什么商业机密。 “近亿!” 张榆一笑,淡淡的说道。 “多少?” 程杰一脸震惊的看向张榆。 近亿? 很多大火的电影都赚不了这么多钱。 张榆三部电影,或许每部都挣过亿,可那毕竟是少数。 何况,有些东西是不能比的。 比如《大圣》如今票房过十亿,程杰作为投资人之一,他未必就能挣近亿。 十亿票房,也就勉强回本而已。 而且这部影片冒的风险可不是一般大。 《亮剑》那部电视剧有什么风险? 压根儿没有。 风险与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啊! “现在电视剧都这么挣钱了?”程杰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 《亮剑》那部抗日剧,可不是什么大制作啊! 何况,就算大制作的电视剧,恐怕也很少挣这么多钱吧? “主要是签了对赌协议。”张榆说道,“《亮剑》收视率高,单集价格早就破了最高记录。另外,二轮播放,以及网络播放,单集价格也因此卖出了高价。而这部剧本身成本也不大。” 程杰一听,顿时点了点头。 一部电视剧挣近亿? 而且还是一部小成本的抗日剧。 这的确难以置信。 不过,其收视率那么惊人,而单集价格与收视率挂钩,挣得多似乎也可以理解。 十三工作室跟电视台签下对赌协议,无疑是震惊了影视圈。 之前圈内还有人嘲笑,说他们要血本无归。 如今呢? 让无数人目瞪口呆,甚至蠢蠢欲动。 这个可以复制么? 可以。 估计没一家电视台会拒绝。 或许会多花许多钱,但那钱花的并不冤枉,因为把风险转嫁到了制作公司身上。 可哪家公司愿意如此呢? 即便对电视剧的质量很自信,可对于收视率谁敢言自信? 不是谁都有张十三个魄力与运气的。 “聊什么呢?” 王梅笑着走了过来,随口问道。 “聊他那部电视剧。”程杰笑着说道,“万盛影视没进军电视剧的想法?” “有啊!”王梅说道,“不过,我不负责这块儿。” 万盛影视以电影为主,这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电视剧,估计有实力的公司都会涉猎。 电视剧不仅仅能赚钱,还可以锻炼人...... “怎么,你工作室下部电视剧,你不会准备亲自出演吧?”王梅看向张榆,问道。 十三工作室,一部《亮剑》直接亮瞎了所有影视公司的眼睛。 如今不知道多少公司盯着呢。 “花姐又不是不知晓我即将出演工作室那部新片。”张榆摇头,说道。 工作室的第二部电视剧,剧本都还没什么动静呢! 不过,张榆准备趁热打铁,将《雪豹》给拍出来。 只是最近忙,还没来得及写剧本呢! 何况,这种涉及历史的,需要查的资料可不少。 哪怕人物和故事是虚构的。 人物背景,你得符合历史吧? 故事涉及历史事件,你总得了解一下吧? “进军春节档那部?”程杰看向张榆,说道,“你上次不是说你不出演么?” “主角是割业余球队的守门员。”张榆苦笑着,说道,“写剧本的时候疏忽了,写出来才发现刘博那身高,演不了,然后就被宁远拿话给套上了。” “为何刘博演不了?”王梅有些疑惑道。 她只知道张榆参演,还真不知其中缘由。 至于刘博演不了,张榆就自己上。 这并没什么难以理解。 张榆显然对这部影片很自信,不想便宜别人。 刘博外形不怎么样,但演技圈内的人还是都认可的。 “太矮。”程杰说道,“足球守门员,一般不会低于一米八的。” 程杰以前还是明星足球队的成员,他对足球自然了解不少。 爱足球的,未必会踢。 可踢的,那一定爱。 “哦!” 王梅也没再说什么。 陈宝明和姜成斌也围了过来,谈论话题也随即转移到了《大圣》。 续集肯定是有的。 至于会拍《西游记》的那个故事,那就不得而知了。 张榆也没多大兴趣。 只要不拍九头蛇,那么他这个“二郎神”就没有出场的机会。 何况,张榆未必就会继续饰演二郎神。 哪怕是拍九头蛇,二郎神也只是一个配角。 张榆会不会继续出演二郎神存疑,不过程杰似乎有继续出演的意思。 至于为何,张榆也懒得去想。 跟他没多大关系。 庆功宴自然少不了接受媒体采访。 张榆如今正直话题,还在热搜榜第一没下来呢。 哪怕是被骂上去的。 如此热度,媒体记者自然不会放过。 不过,张榆除了电影《大圣》的相关话题,张榆都没有配合回答。 毕竟这是人家庆功宴。 一场庆功宴让《大圣》疲软的票房有些许回暖,不过很快又淡去。 这部影片,潜力已经消耗大半了。 张榆对此并没有怎么关注。 他被宁远拉着筹备《西虹市首富》。 对此,张榆并没有拒绝。 他这段时间,的确没什么安排,跟着一起筹备,也能增加一些经验。 张榆很少接商演、综艺,也很多出席活动。 至于应酬,能推的他基本上都推了。 “票卖完了。” 方正显一脸喜色的看向张榆。 他是《西虹市首富》的制片人之一,最近与张榆见面的次数无疑大增。 王梅也是制片人之一。 不过,这部影片乃是十三工作室主导。 “什么票?”张榆疑惑的问道。 “袁翔演唱会的门票啊!”方正显说道。 袁翔开演唱会,那是绕过他,直接跟张榆说的。 张榆这个老板同意,他又能说什么。 在他看来,袁翔如今开演唱会,风险不小。 以此规模也并没有往大的准备。 只是一万来人的规模。 小么? 其实不小。 几千人规模的演唱会并不少见。 如此规模,其实都是讨论之后的结果。 方正显对此充满担忧。 不过,这次他却错了。 袁翔的号召力似乎比他想象的惊人。 “演唱会的门票?”张榆先是一愣,随即说道,“昨儿不是才开始卖票么?” 昨天卖票,今天卖完? 这速度比不上一些门票秒没的演唱会,但也绝对算是快的了。 一万多张票,一天卖完? 毫无疑问,这演唱会成功了一半。 至少钱是不会亏了,而且还赚了不少。 剩下一半,那得看歌迷对这场演唱会是否满意了。 张榆看过袁翔排练,只要不出意外,或许歌迷还会感觉有惊喜呢。 “这次是我对袁翔的号召力预估低了。”方正显说道,“他即便开个几万人规模的演唱会,想来也能把票卖出去。” 一万人,均价一千,也不过一千万而已。 抛开场地等费用,也就几百万。 公司抽成又能有多少? 若是几万人,那就是几千万...... 好吧,方正显眼光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