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殿试-《红楼首辅》


    第(2/3)页

    皇帝恢复了往日的肃穆:“开始吧!”

    钱千里将密封的考题打开,由两名礼部官员拉开展示,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题目看似简单,林枢却能想到皇帝为何要出这样一道题目。

    太上皇手中的权利慢慢已经被皇帝夺了过来,如今正是到了他改革旧制,变法图强的时候了。皇帝这个题目,不仅仅是在问新科的贡士,更是在自问,作为皇帝,他如何做,才能超越自己的父皇,让大楚更加强盛。

    林枢深吸一口气,正襟危坐,磨墨下笔:“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

    大楚已历近百年,特别是太上皇在位的四十五年,虽说这位帝王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文治武功来说,算得上一名治世圣君。

    不过到了隆盛后期,年纪大了,依旧逃脱不了大多帝王的老毛病:怕死和固执。

    抛开逼得前太子兵谏自尽,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过信任跟随他的老臣,导致贪腐成风。又因为扶持忠信王高永仪与义忠亲王高万琸,导致朝中派系林立。

    林枢提出的第一个就是法制,只有周密的法制,才能让那些贪官污吏无所遁形。当然,这些都只是纸上谈兵,时间有限,林枢也只能是草草概述。

    随后林枢继续写到:“臣闻: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责者,付之人君。君有统理之权,而实有所承受。故所经其事者,法之吴天。

    用是所居之位,则日天位;所司之职,则日天职;所治之民,则日天民;所都之邑,则日天邑。故兴理致治,要必求端于天。今夫天,幽深玄远,穆然不可测也;渺茫轻清,聩然莫可窥也……”

    洋洋洒洒一大片,林枢又论述了一下君臣之职。简单的说,就是皇帝勤政是万民之福,但皇帝把臣子的事都做了,那要那么多臣子干什么。

    黛玉大年初一进宫觐见,回来后说皇帝陛下勤政的差点把自己埋进奏折堆里,林枢就立马想到了那位把自己累死的雍正皇帝。

    他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最有可能实现自己变法大业的皇帝,千万不能像雍正皇帝那样早早驾崩。

    于是林枢就大胆在考卷中劝说皇帝,您老让内阁六部多干点活,像是鸡毛蒜皮的事就交给几位内阁大学士拿主意好了。抓好军权、财权和人事权就好了,多注意身体,天下万民还仰仗您长长久久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