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齐侯与管仲一商量,这好不容易集合起来的诸侯联军,这第一仗是只许胜不许败也不许托,因而也不派其它各国的士卒当炮灰了,却是将自家齐国的精锐派了出来。 于正不用打仗,还有战争可看,自是乐得高兴,立马带着手下家臣来到了战场边缘,观摩起来,想要学习一下的齐国攻城战术。毕竟齐国天下精兵的名头也是名声在外,要不然也不会为齐侯夺得了霸主之位。 有这个想法的各国士大夫们还不少,不少人都在家臣的护卫下来到了战场边缘,观看齐兵的实力。 当前的这座蔡国边境城邑,调集周边各邑之兵,也不过凑得三四千人把守,而光齐国就有近三万之卒,其余诸侯联军的七万余人更是将城池围得水榭不通,连一只苍蝇也飞不进来。所以即便周边各邑有些富余兵力,也不愿白白送进这个无底洞来。 于是,齐军只是发动了两三次冲锋,斗志不高的蔡军就溃散了,联军首开得胜,轻松取得了第一场攻城战的胜利。 之后,诸侯联军自是入城劫掠了一番。当然,因为诸侯联军好歹自诩是正义之师,所以倒是没有大开杀戒,只是将城中财货劫掠了干净。 如此,留下少数人戍卫此城后,联军便继续向着蔡国下座城邑进发了。 而其余城邑望见诸侯联军,要么是望风而降,要么是稍加抵抗,再被攻破城池而降,丝毫减缓不了大军的进攻速度。 于正的军队甚至没有来得及真正参与到战斗之中,只是跟在其它联军身后,等着他们攻破城墙后便也入城劫掠一番。 蔡国面积也不算大,在潮水一般的攻势下,诸侯联军很快地便攻到了蔡国的国都蔡邑(今河南上蔡县)。 (注:蔡国国都蔡邑,因为蔡国数次灭国复国迁都的原因,所以有上蔡、新蔡、下蔡之分。 公元前531年,楚国灭蔡国。三年后,蔡平侯复国,迁都新蔡(今河南新蔡县)。公元前493年由于受到楚国的逼迫,在吴国的帮助下,蔡昭侯迁都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称为下蔡。) 蔡国国君收缩周边城邑的军队,都一齐调来国都,还想死守一波,等待楚国援军的到来。 结果,诸侯联军连破数城后气势如虹,士卒们想到蔡国国都的财货肯定比一路上的其它城邑要富足许多,于是抢红了眼的诸侯联军们根本不要齐侯和管仲做什么战前动员,只要一声令下,便自发地参与攻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