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大夫之争(三)比斗之约-《春秋最强野心家》


    第(3/3)页

    毕竟春秋时代,战争的主角永远是战车。特别是经过改良后,在战车轮轴两端装上镰刀,利锥一类武器。当这类战车快速驰过敌军阵线时,转动着的锋利镰刀完全可以轻易地将步徙们拦腰斩断,让整个战场都血肉横飞。装备单薄的步徙们根本经受不住几轮这样的冲击,溃散也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所以此时评判各国的国力强弱,大夫们手下实力如何?有多少乘战车就成了最重要的指标,也几乎是唯一指标。

    在士大夫们的观念里,往往认为步徙永远是最容易招的,手下有多少适龄的农夫便有多少后备步徙,因而自然也是最不受重视的兵种。

    所以如今卫国的士大夫们普遍认为这于正虽然能赚钱,也很是能言善辩,但对军伍一事还是太过稚嫩。有这个钱养着这些常备步徙,还不如买几匹马养着,多组建几辆战车才是快速扩充军事实力的正经事。

    而于正却是实实在在把这批步徙当成了宝贝,日日训练,不少吃食。甚至还会特地猎一些或买一些肉食,每个礼拜给步徙们加餐,让他们养养肉,生些力气,不再一副瘦骨嶙峋的样子。

    当然,于正自也知道战车是此时战场的主角,所以于正的步徙们自然也是要以此为目标进行对抗训练的。

    总共8队军伍中,其中有6队都被于正编为了长矛兵。他们以尖利的木矛为武器,遇战车时,便原地列矛阵,不动如山,抵御战车的冲锋。

    只要矛阵不溃,后面的远程武器就能持续输出。马毕竟也是动物,虽经过训练,但亦有本能,对着尖锐的物体肯定会天生害怕。

    弘毅大夫诚恳地提出了意见,于正思量后最终还是并未采纳,当然他也息了向弘毅大夫推销军训法的想法。

    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只能战场之上见真章了。二者约定,一月之后,将进行一场友好的军事对抗,到时一分胜负。

    弘毅大夫走后,于正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营中众人。并且告诉他们,若胜,则全营皆发粮发奖,那队表现越好奖励越多,若败,则层层追责,并裁汰两队表现最差的队伍。

    如此一支在士大夫看来有些搞笑的步徙军伍正在每日的训练中逐步形成战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