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又进步了!” 忻钰坤忍不住感叹,这次合作苏泽让他看到的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状态。不是炫技般将自己的表演挖出多少层次,而是恰到好处的提裤子、递烟、面部表情的微妙传神。 尤其是台词听得很舒服,阴阳顿挫节奏很好,断句很符合人物形象。 短短一年更上一层楼! 越想越兴奋,特别是白日焰火拿柏林银熊评委那句点评:在商业类型片的视觉呈像下包裹着人性深处的欲念和挣扎,是对时代洪流下人物命运的思考和探讨。 暴雪将至也是啊! 这部作品从开始就属于那种瞄准国际电影节的文艺片,没错,就是文艺片! 如果说商业片的追求是利,文艺片的追求就是名。要想拿奖,就必须和商业类型片区分开来。 文艺片的特点在于专注挖掘人性深处,喜欢聚焦所谓的底层、边缘人群,故事则往往带有点荒诞性质的题材,有着独特的美学趣味和爱好。 这种美学趣味除了电影人自己,恐怕很难说得清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美学趣味是国外电影节评委所欣赏的。 不可否认的是国外电影节偏爱那些描述国内落后贫穷的一面,比如《山峡好人》比如《天注定》,比如暴雪将至描述的是90年代大下岗带来的时代创伤。 可那又如何? 哪个国家没有贫穷落后的时候? 身为导演为什么不能用镜头记录这段历史? 最少比那些傻逼古偶脑残好的多! 原本很多想法伴随拍摄产生巨大变化,现在的忻钰坤更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镜头。 甚至决定为达成目的,特意删去或弱化某些情节,比如余国伟神勇抓贼只用徒弟一句话概括,与燕子如何相识两句话交待,为什么这么能抓贼一笔带过…… 甚至连环凶杀案的作案手法、被害人具体信息、案情进展、警方发现dna比对…… 这种犯罪悬疑片的关键情节都不再重要。 但比如筒子楼杀人事件,比如反复出现的街道和工厂,比如表情冷漠迷茫的工人群像,比如审讯盗贼,比如电视里一直播报的是工厂生产效益、工厂改制、工厂拆除的新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