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徐晃这位雄关守将,正是此役关键,是董承他们不得不争取和拉拢的关键人物。 只要徐晃愿意放关东联军入关,那么陆宇就算没死,也休想再回来了。 ………… 酒会结束,郑泰回到家中,连忙叫来了弟弟郑浑商议。 郑浑听完事情始末,不屑的冷笑说道:“一群蠢货,当真是自寻死路。” 郑泰也颇感无奈:“当初董承拿着陛下的密诏找到我,我就不该掺和到这种事情里面去的。” 兄弟两人都是真正的聪明人,董承所谓的天衣无缝之计,在他们看来,简直漏洞百出,破绽满满,真要照着去做,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所以计策还没开始,郑泰和郑浑兄弟两人,就已经琢磨着该如何收拾残局了。 郑浑说话犀利,对董承等人的评价也是毫不客气:“这几个蠢货的图谋虽然愚不可及,但对我们而言,反倒十分有利。” 郑泰对此也是认同,点头说道:“试一试也无妨,反正公路与本初都已经与我暗中有了约定,届时两路大军若真能会师洛阳,一举就可扭转乾坤。到了那时,属于我们士人的时代,就会到来了。” 原来,郑泰既不是董承的人,更不效忠于刘协。 他真正效忠的人,赫然就是袁术! 不仅如此,郑泰同时还暗中和关东联军的盟主袁绍合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 与兄长相比,郑浑反倒不怎么热衷权势,他属于士族中的异类。但党锢之祸后的东汉朝廷,乱象频出,十常侍之流更是让他深恶痛绝,因此对皇权非常失望,这才宁愿去支持郑泰的“拨乱反正”之举。 在郑浑看来,欲救天下,唯有士族掌权,选拔有品德和才学之人,方能天下大治。 至于皇帝,乖乖的当个吉祥物就好了。 洛阳水深,各家势力明争暗斗愈发激烈,正是应了那句俗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陆宇走后,洛阳立刻就陷入到了一种诡异的权力真空状态,每一个看到机会的野心家,都想要效仿董卓和陆宇的成功之路,将天下至高的权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以至于董承等人,还以为自己妙计能安天下,却不料队伍里,早就有人计中有计,谋外有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