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眼看着四下无人问津,隔墙无耳,蹲在墙角跟庆忌一起啃着肉包子的范蠡便道:“大王,臣有一事不解,不知可否大王相告?” “说。” “这钱庄,若是放贷,贷款者过世,他生前所借的钱,是一笔勾销,还是遗留给家属继承?” “……” 这是一个难题。 不过,难不住作为穿越者的庆忌。 “家属若是愿意继承贷款者生前的财产,之前在钱庄所借的钱,也要一并继承。若是其家属不愿意继承贷款者生前的财产,则是一笔勾销了。” “大王英明。” 庆忌认为,吴国有必要确立一部《继承法》,以免发生相关桉例的时候,判官们都感到棘手,无所适从。 ……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三十一年,即公元前483年,正月。 年关一关,计然就得偿所愿,卸任了太宰之位。 左丞相文种,正式成为吴国的新任太宰。 随着计然的辞官归养,吴国朝堂上,三公九卿随之迎来了一番新的人事调动。 太宰文种,负责处理国之大事,协助吴王治理国家,为群臣之首。 国尉孙武、大司马伍子胥,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掌握军权,战时听从吴王的命令,可凭吴王的符节调动军队。 御史大夫范蠡、御史中丞伯噽,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 左丞相孔丘,右丞相邓析,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皆为太宰的助手。 以上是“三公”级别的,接下来则是九卿。 奉常烛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黑夫,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勾践,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申息,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李克,掌管司法审判; 大行令阳虎,掌管外交和民zu事务; 宗正掩余,掌管王族、宗室事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