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煽风点火,大鹰犬的报复(10k)-《诡道之主》


    第(3/3)页

    当今大乾礼部尚书,便是卞氏的人,卞氏族人在朝中,根深蒂固,门徒众多。

    死的人,也是当年的卞氏嫡系。

    幸好当时这案子不是锦衣卫办的,锦衣卫只是督刑。

    第二个死囚,是却言宗的真传弟子。

    却言宗乃是大乾境内大派,门内明面上,都有三个九阶坐镇,底蕴深厚。

    一个九阶三劫,两个一劫。

    这种实力,放在大乾也是顶尖。

    当年这位掌门真传,胆大包天,下死手杀了一位当朝四品大员,还被抓了现形。

    这事谁也不敢说什么。

    朝廷对于宗门的态度,一直都是你老实着,那朝廷不会动你。

    但是你要是挑战朝廷的威严,那便试试朝廷会不会去踏平你的山门。

    这种头是肯定不能开的,所以乾皇亲自下令,抓到了就弄死。

    不但弄死那个真传,还得去问责却言宗。

    最后还是太子帮忙劝了两句,却言宗态度也很端正。

    不但将那真传逐出师门,还公开说,全力维护神朝秩序,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后面还主动上供了不少东西,添加了贡品,派高手来神朝效力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低调了一些年,这事才算是过去。

    当时但凡却言宗敢嘴硬两句,大军立刻就会杀到却言宗山门。

    当年宋承越可是等着看热闹等了好多天,都做好去给却言宗一个深刻教训的准备了。

    最后却不了了之,只死了一个真传。

    宋承越越看这俩死囚就越是符合条件。

    一,俩死囚背后靠山都挺强。

    身份都不低,而且都很受宠。

    实力也不错,能力也不错。

    二,当年验神魂的人,都死了,为了不让他宋承越查,一个套路用好几次。

    还有一点,卞氏支持的是二皇子,而且一直都是支持着二皇子,二皇子的妃子里,就有卞氏嫡系成员。

    却言宗支持的是太子。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当年的事之后,才悄悄的开始支持太子。

    不吭声,却有力出力。

    若这些事都跟他想的一样。

    也就是说,现在有俩白水蛋。

    一个背后是卞氏,再到二皇子。

    一个背后是却言宗,再到太子。

    说不定暗地里,已经构建出一张大网了。

    宋承越面色发黑,他才不管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背后有什么肮脏交易。

    但是把他当猴耍,还用同一招来把他当猴耍。

    这事就没法忍了。

    只是想想,那些人私下里谈论起来,欢快的笑声。

    而他却还得意当年的一个案子,甚至不少人都知道这事。

    宋承越就有些咬牙切齿。

    他悄悄将这俩案子收起来。

    现在不是锦岚山跟这些人有小恩怨,他也不是在帮锦岚山。

    而是他也跟这些人有恩怨了。

    这就是个大坑,这些是若是捅出来,他宋承越有嘴也说不清楚了。

    毕竟,几个锦衣卫殉职之后,都是他拍板决定的,不用继续查了。

    若是有朝一日,有人想让他去死,这就是刀子。

    他想起余子清说的那句话,这些人最近可能要补充人手了。

    他便有了主意。

    以前的案子,纵然是想翻出来,那也不能直接翻。

    翻出来绝对会有人,让事情开始牵扯到两位皇子身上。

    越闹越大,最后乾皇出面,各打五十大板,然后到此为止。

    所以,只能等着,抓个现行。

    他调看最近的各种卷宗,站在白水蛋的角度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目标。

    看了好半晌之后,都没有找到有合适的目标。

    他再拍了拍桌子,桌子妖怪,浮现出一张脸。

    “宋承越,你到底想要找什么?没有了,别拍了,最近的卷宗都在这了。”

    “没了?”

    “锦衣卫这里没有了。”

    “什么意思?”

    “你想找最近要被处死的死囚,可不只是你锦衣卫里有,这几年军中的也有。”

    “北面……”宋承越有些愕然,忽然感觉头皮发麻。

    好家伙,这些人敢伸手到北边跟大离交战的大军里?

    “卷宗不在我这,你忘了,之前有一个玉圭频道里传播开来的,闹的沸沸扬扬的。

    北方守军之中,一位被塞进去蹭功劳的中郎将,遇到大离大军,未战便弃城而逃。

    这事闹的很大,朝廷上因为这事吵了好些天,你当时还在北边没回来。

    本来到此也没什么,只是因为后来又因为前面的城池丢失,一口气丢了六座城池,战线左侧,被一口气突进了上千里。

    乾皇震怒,直接下令将其处死。

    太子想要求情,都被乾皇呵斥了一顿,让其滚回东宫反省。”

    “这我还真的不太清楚,军中之事,我从来不插手,能不闻不问最好,毕竟犯忌讳。”

    “你想找的人,目前就这一个。

    太子妃娘家的人,本来是安插进去,为了防止二皇子蛊惑,将大军彻底掌控。

    顺便在为太子拉拢军中的人。

    以前他们可很难有这种名正言顺插手的机会。

    只是二皇子自然是防着他的,不给他立功的机会,也不让他冒险,就把他派到了战场边缘。

    谁想到,大离就是从左边突进,他为了保持麾下战力,又怕二皇子拖延,不驰援,坑他。

    所以直接不战而逃了,以至于左侧一败涂地。

    偏偏二皇子这边,在他逃之前,就已经在驰援的路上了,谁也没法挑二皇子的刺,大局观是肯定没毛病的。

    要不是二皇子驰援及时,就不是留左侧六城,而是十六城。

    后来还夺回来三座,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这家伙,明明犯了大错,老实认错,朝堂上吵几天,他肯定死不了。

    乾皇甚少因为吃败仗,就杀军中将领。

    但他把朝堂里那套,带到了军中,攀咬二皇子,他就死定了。”

    宋承越听完,看着桌子妖怪,左看右看。

    “你今天怎么肯给我说这么多?”

    “你如此上心一件事,这些天在这废寝忘食的查,我想看看你到底想要查什么。”

    “说不定能捅破天的大案。”宋承越笑的有些冷。

    “那你最好快点了,二皇子在左线已经压过去了,夺回了第五座城了,说是要在夺回第六座城的时候,将其在他本应该守着的城处死。

    大离左线突进下来,其他地方没跟上,他们肯定不会死守城池的,二皇子夺回城池只是迟早的事情。

    我估计下个月,那个人就得死了。

    不过我还是劝你一句,你确定你要捅破天么?”

    “本来不确定,现在听你说完,我觉得去看看,没什么问题。”

    “你可别把自己给坑死了,你死了,那这里可太无趣了。”

    “放心。”

    宋承越没有去过多关注这件事,军中之事,能不闻不问最好,做好他的本分就行。

    现在发现了大案,悄悄去捅破,那也是锦衣卫的本分。

    正常的忙了十来天之后,宋承越离开了都城。

    继续直奔北方前线而去。

    因为,二皇子,又遭遇了刺杀。

    虽然此刻连二皇子的面都没有见到。

    但宋承越有了北上的理由。

    应该能赶上行刑。

    飞在半途的时候,宋承越坐在飞舟里,联系了余子清。

    “一个月内,前线军中,有一个中郎将,就会被处死,他是太子妃的娘家哥。”

    “太子的大舅子?”

    余子清一听这话,立刻明白,老宋这肯定是查到什么了。

    “你要去监刑?”

    “只要二皇子在,我肯定也是在场的。”

    “你可悠着点吧,别当出头鸟,你这个身份,也不适合当出头鸟。”余子清赶紧劝了两句。

    “我查了,发现那些人可能用同样的手段,耍了我好几次!”

    宋承越咬牙切齿的将事情说了一下。

    余子清没敢笑,大概也明白了,老宋为何忽然火气这么大。

    要是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他的善心耍他,他火气比老宋还要大。

    老宋可不是什么大善人,难得仁义了点,却被人套路,他肯定没法忍。

    “你想好了么?你不亲自出手,怎么捅出去?”

    “只要我在场,哪怕案子不是我查的,那么行刑的时候,验明正身的活,就一定有我的人参与,尤其是验神魂这一步,肯定是我的人。”

    “你可千万别当出头鸟。”

    “放心,就算是真的,我也不怕。

    二皇子十来年不在朝堂,朝堂局势对他很不利。

    而且前线战局失利,他在军中竖立威信的想法,也不是多么顺利。

    朝堂上,不只是太子在明里暗里的打压二皇子的人,其他皇子也在落井下石。

    我对那位陛下可太了解了,他如今如此重用我,就是想接下来我再干几百年,维持着现在的样子。

    陛下一直没去闭关,如今的朝堂局势,肯定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到时候若是抓到现形,太子肯定会被人攻讦,二皇子也能扳回一局。

    又会回到,几个皇子夺嫡,太子和二皇子最强的局面。

    如此大局继续稳固个几百年,问题不大。

    太子其实已经被陛下呵斥过了,令其在东宫反省。

    我只是再给陛下递一个借口而已。

    为人臣子,此乃本分。

    至于报复一下那些无脸人,纯属顺便。”

    老宋说的义正言辞,乍一看,挺像是为君分忧的大忠臣,思君之所思,行君之所想。

    余子清稍稍一想,竟然觉得没什么毛病。

    这好像……好像的确是大乾最大的鹰犬,应该干的事情。

    余子清再也忍不住了,笑出了声。

    你说那些人,招惹老宋干什么……

    还是用同一个套路,把老宋当猴耍了好几次。

    7017k

    /89/89506/28425055.html


    第(3/3)页